第05版:绿色低碳导刊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加快矿井智能化建设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针对采煤、洗选、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在灾害预警、快速掘进等方面9项技术痛点,强化“四新”应用,推进“四化”建设,加快矿井智能化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张波)近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矿机电区智能集控中心显示屏上,矿工“小黄”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井下中央泵房“细致、严谨”地工作,搭载的拾音器与可见光摄像仪实现了音视频同步分析,并将设备三维运行状态立体呈现在中控屏上。“以前背着十几斤的装备在井下跟机行走4个多小时。现在动动手就能完成巡检任务。”坐在中控室的机电区职工宋贝贝手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系统还能超前预判设备故障,安全感提升太多了。”

智能巡检得益于该矿部署的万兆工业环网、矿井数据中心及井下4G无线通信系统等,实现数据高速传输与网络安全分析管理,在信息基础建设、智能采掘作业、辅助系统升级三大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全流程智能化作业生产体系。

“通过智能化建设,让机器多干活,让数据多跑路,把职工从过去相对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关键路径,也是职工‘体面工作,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宪营说。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毒俱全”的峰峰煤矿而言,智能化建设绝不是盲目跟风。针对采煤、洗选、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在灾害预警、快速掘进等方面9项技术痛点,加快“四新”应用,推进“四化”建设,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三步走战略,推动矿井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矿井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拜城县峰峰煤焦化有限公司东兴泰矿的百米井下,“峰峰号”盾构机犹如一条辗转腾挪的机械巨龙。这台重达460吨的庞然大物,让传统炮掘工艺日进3米的进度成为过去,创出了单日掘进15米的新纪录。此次创纪录的硬岩掘进实践,不仅验证了TBM在特硬岩层的适用性,更探索形成了“设备选型-智能配套-安全保障”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该集团后续矿井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据测算,TBM新工艺推广应用后可使硬岩巷道施工效率提升5-8倍,单米掘进成本下降2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行业示范价值。

当然,“智”变不仅体现在煤炭开采领域。

走进河北峰煤焦化公司合成氨的生产现场,巡检工李波指着一个看似呆萌的防爆巡检机器人介绍,它能从地面和高空、360度无死角、24小时不间断的巡检,通过红外热像显示,将温度、烟雾浓度等数据实时回传系统后台,并通过AI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让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更精准、更全面、更安全。

峰峰集团的智能化不仅实现了安全、效率双提升,更是获得了产量和质量的双丰收。

天择公司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装备制造优化升级,引进应用进口六轴液压支架焊接机器人,通过离线编程软件,设定焊接参数、运动轨迹等,实现液压支架结构件中顶梁、掩护梁、底座焊缝的批量自动焊接。目前,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工作阻力为6800千牛等大阻力液压支架关键部件的焊接任务中,每月可焊焊缝长度达到5000米以上,吨位达到200多吨,产品合格率100%。

2025-07-1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6204.html 1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加快矿井智能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