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辉 田野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方法上的革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综合能力。但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实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创新能力成为社会演进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源泉。高校作为蕴藏知识、培育创新人才的基地,其教学模式与课程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跨越语言鸿沟、交汇文化的文化教育方式,具备独特的知觉感染、智力启迪以及发明创造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价值
激发创新思维。音乐创编、表演与歌唱等都需要音乐演奏者有卓越的创新思维。无论是创编、编曲,还是表演、歌唱,都需要在遵从音乐规则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束缚,加入自己的情感和理念,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遵循规则的同时,敢于大胆探索、表达和展现自己,形成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
培养跨学科整合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实现其在不同领域的交叉与融合,而这种跨领域整合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正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学生跨学科整合能力培养的平台。如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比如计算机、心理学等相结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开拓学生作曲、演奏时的思维。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音乐教育中的团队活动——合唱、乐队的演奏等都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需要进行沟通、妥协和让步,这对于创新性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团队的创造性思维常依赖于在团队中进行创新思维的碰撞,团队合作能力是思维碰撞的源动力。
音乐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内在联系
音乐属于一种强表达性的艺术类型,其过程要求具备较强创造性思维。这一追求的重点在于打破陈规,提倡独树一帜。因此,在音乐创作中要求冲破原有的桎梏,探索新的音符结构及其创新,充分展现个人特点及深厚的情感。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准确地表达作品以外,还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及创新,让每一次演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之旅。同时,创意思维的创作行为、即兴演奏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激励学生脱离固定的思想方式,大胆尝试新的旋律组合以及演绎方式,相当于让其训练了快速转变及具有创意的思维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
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音乐课除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之外,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理论来看,创新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施展创新的舞台。例如音乐创作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后,使其自由发挥、探索新奇的音乐制作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音乐教育模式,使其能够摆脱原有模式的思想束缚,敢于冒险尝试新的方式。跨学科跨专业技能融合是促进学生提升音乐教育创新力的有效途径。音乐和电脑科学、心理学的跨专业研究,能够借鉴各个学科的思维、技能,从而产生新的思维。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重点任务。而对学生使用新型教学模式,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以具体的音乐课程或者音乐活动为核心,引导学生完成关于具体课程内容的探究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从被动地吸收知识向主动地探索知识、创作知识转变。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学习的听先学、练在后的模式,学生通过课前运用视频资料先学习基本知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实践和解惑,更好地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自学效率。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高校音乐课程也采用了鼓励大家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音乐制作项目。这种实践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培养协同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同样,音乐研讨班、音乐演奏会等课外实践活动也可让学生在实际或虚拟情境中进行磨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做到学以致用。
评价体系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多模式评价结构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往,教师只通过测试完成、任务完成等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判,其单一性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发展。由此,为做到全面且客观地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就要在传统的基本测试、任务执行过程中纳入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效;学生之间的互评有利于同学间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增进,而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知识情况,培养自我意识及独立自主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音乐学院可以尝试全新的“音乐创新计划”取代平时的期末考核。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并演唱一首原创歌曲,同时在演唱过程中介绍原创歌曲的创作过程、制作技术和最后成果。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对学生音乐创造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自身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考核组成员主要为老师和专业的同学,按照创意思维、技术难度和团队配合的顺滑度等综合考量。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方法上的革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综合能力。但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实现。
(作者单位:于志辉,石家庄学院;田野,河北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