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辛安矿立足矿井实际,创新性提出了“1+2+3”阵地建设模式,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推动了矿井的全面进步,提升了职工幸福感。
一个核心: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矿井和谐发展
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辛安矿党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经营等形势,团结带领全矿干部职工承压而上、沉着应变,从指示精神中找出路,在理论创新中找方法,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担当,不断探寻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党业融合取得新成果,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企业运营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冀中能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峰峰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矿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辛安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利用家庭助廉日、反腐倡廉教育日等节点,常态化开展廉洁教育。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资分配、职务犯罪与预防、纪律党课等廉洁警示教育10余次,征集党员干部廉洁格言警句300余条,辑印制作《辛安矿廉洁格言警句集锦》,营造廉洁从业良好风尚。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矿井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扎实开展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在安全生产、服务职工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同时,稳步推进“万名党员解万题”“我为群众办一事”等实践活动载体,融入“安全保障、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普惠共享”中心任务,为矿区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两个平台:完善民生工程和企业文化,提升职工幸福感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民生工程是提升职工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辛安矿不断完善矿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深化“我为群众办一事”实践活动,开展井上下义务劳动、加装充电桩、冲洗暖气片等110余项民生服务。同时,持续推进“两堂一舍”修缮、餐厅特色化供给等民生项目,做到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帮职工所需,解职工所难,及时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改善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矿井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2024年,辛安矿持续推动文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牢固树立“紧严细实全”大安全观,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为抓手,一体推进“开工三问”、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提高了职工“人人上标准岗、个个干标准活”的正规操作意识。同时,加强矿井文化设施建设,如图书馆、健身房等,为职工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场所。通过这些活动和设施的建设,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了矿井的文化氛围。
三个支撑点: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和智能化发展,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矿井和谐发展的基础。辛安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等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同时,注重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悬挂安全标语、LED播放安全宣传片等形式,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推进文化建设。绿色环保是矿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辛安矿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加强矿井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通过实施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降低矿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购买高空作业升降机,满足高空作业的条件。在绿化方面,加大了绿化投入力度,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提高了矿井的绿化覆盖率。
推进智能化发展。智能化建设是矿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向。辛安矿注重推进矿井的智能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力推广并应用岩巷掘进机、掘锚护一体机、可视化远程智能集控系统等,提高掘进单进水平。在所有皮带机头、机尾加设电子围栏防护装置,实现闭锁和预警语音报警功能。在采掘主要进回风巷之间安装气动风门控制装置,防止出现两道风门同时打开,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安装自动隔爆装置,解决了原隔爆水棚安拆工序复杂、水袋损坏频繁、巷道高度受限等问题。(李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