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群众国家安全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各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国内经济社会转型也带来一系列安全挑战,如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等,加强公民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国家安全是个人幸福的基本前提。“弱国无外交”,维护国家安全是保障公民生命安全的基础。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安全,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摆脱了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的境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新中国的成立,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保护。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权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上,就是保障人民安全,始终把人民安全放在最高位置。
国家安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安全维度不断拓展,安全领域日益细化,一些新的安全领域如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领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安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领域的安全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国家整体安全态势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作用于社会发展进程。例如,网络安全一旦出现漏洞,可能导致金融系统瘫痪、企业信息泄露,甚至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生物安全面临威胁,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同时,社会进步不仅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还体现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之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民的文化素质也在大幅度提升。根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总流通112668万人次;文化馆3508个。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活跃的文化活动,为人民提供了广阔的精神滋养空间。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安全稳定的支撑。只有维护好国家安全,人民群众才能更加专心投入文化建设,社会才能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国家安全是守护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国家主权和安全得到切实维护和保证,既是推动人民生活幸福、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民族命运共同体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承载着共同的荣辱,肩负着共同的命运。守护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坚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国家安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状态得到极大改善,我国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抗美援朝等军事行动,有力地捍卫了国家主权的完整统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的繁荣不仅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还为国家安全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使我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准确判断,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当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各个领域的风险相互交错,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帮助我们有效应对各类风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到保障经济安全、网络安全,再到应对外部势力的遏制和打压,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于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我们守护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武器。
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
认真组织“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确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对于提高公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公民国家安全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活动安排中,要不断创新内容、载体,动员各方力量,推动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把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活动。
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发挥主流媒体主渠道作用,全方位做好维护国家安全的舆论引导工作,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氛围,增强社会公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在公众中持续开展反恐、反分裂、反渗透、反诈骗等专项教育,适时推出维护国家安全的典型人物事例,发挥主流媒体宣传推广,形成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光荣神圣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抚顺市委党校,辽宁 抚顺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