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与功能,为图书馆在网络化服务平台、资源数字化存储、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带来巨大变革。图书馆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环境下,准确识别图书馆服务风险,深入分析风险成因,探索有效防控路径,对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转型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风险识别
数据安全风险。在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存储了海量的数字资源和读者信息。网络黑客有可能入侵图书馆系统,窃取敏感数据,导致图书馆资源和读者隐私的泄露及非法传播。此外,软件错误、硬件故障、自然灾害、人为误操作等,可能带来图书馆数据损坏风险。
技术更新风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加速图书馆所用的技术系统过时和淘汰。在数字化环境中,新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和管理系统不断涌现,如果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图书馆在用户体验、服务效率等方面就会落后,失去竞争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需要整合多种不同来源的系统与技术,往往由于系统间数据标准不一致、技术接口不兼容等引起故障,影响图书馆服务的正常开展。
服务质量风险。数字化转型使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和数量大幅增加,对图书馆有效整合资源和合理导航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开展提供机遇,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读者数据分析和发掘不够深入,可能会出现个性化推荐的资源与读者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用户隐私风险。在提供数字化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会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如果未充分告知读者数据用途和保护措施,或未经其同意将数据用于它用,就会带来用户隐私侵犯问题。即使在数据收集时图书馆遵循了相关规定,在数据存储、传输、处理中,仍有很大的用户隐私泄露风险。
法律法规风险。数字化转型,使得图书馆在网络传播、资源数字化等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数字版权问题。在数字资源跨机构共享和长期保存过程中,也容易面临版权纠纷问题。随着数据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图书馆在处理用户相关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图书馆在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删除等环节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面临法律诉讼、巨额罚款等风险。
数字化转型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风险成因分析
技术变革的快速性。新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不断涌现,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图书馆往往很难跟上技术更新节奏,技术不兼容和滞后问题频发。
管理体系的滞后性。在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中,围绕纸质资源的采购、编目、流通等是工作重点。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的管理体系很难适应新的技术要求和服务模式。在技术更新管理方面,缺乏灵活的技术评估与采购机制,技术更新相对滞后。
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数字化时代中,读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读者除了想要获得丰富的数字资源外,还希望能得到精准的个性化推荐、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为了满足这些复杂需求,图书馆面临着技术应用、资源整合、服务创新等的挑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环境中,图书馆面临着包括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加剧、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行业竞争的愈发激烈等复杂外部环境。如随着数字版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图书馆在资源传播和数字化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不断增加;网络黑客技术的升级,图书馆数据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数字化转型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风险防控路径
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图书馆应制定全面的数据安全政策,对包括数据存储、分类、传输、备份、访问和删除等各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流程,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和规定。采用防火墙、入侵防范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先进数据安全技术,构建多层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对安全软件和硬件设备及时更新,防范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建立灵活的技术更新机制。应组建专门技术团队,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案例,为技术更新决策提供依据。
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图书馆的技术更新,与科研机构、信息技术企业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获取先进的技术支持、技术培训和技术资源共享。
优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对各类型数字资源进行集中整合、标准化处理和元数据收割,建立统一的资源整合与导航平台,实现一站式检索和导航。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根据读者的浏览行为、借阅历史、搜索记录等数据,构建读者画像模型,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资源推荐和智能咨询。建立读者个性化服务反馈机制,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服务策略。
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应制定明确的数据收集和使用政策,向读者公开数据收集及数据使用的规则,并获得读者的明确同意。在收集和使用读者数据时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采用访问控制技术、加密技术等保障读者数据在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数据安全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和审计,对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发现和修复。
确保法律法规合规。对数字资源采购、数字化转换、网络传播等各个环节的版权管理责任和流程予以明确,建立健全数字版权管理制度。在深入研究和遵循国内外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基础上,建立数据保护合规管理体系,明确数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开展数据保护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合规操作能力和数据保护意识。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