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新光 通讯员张天宇)记者从1月22日召开的2025年河北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河北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生态补水成效显著。统筹各类水源向90条(个)河湖实施生态补水52亿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长4655公里、水面面积306平方公里,永定河连续两年保持全年全线有水,大运河、滹沱河、滏阳河等50条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连续4年达到100%,补水河道条数、最大有水河长、水面面积、河道贯通条数创历史新高。
河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崔志清介绍,我省河湖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岸线管理持续加强,河湖长制深入落实。优化升级河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1386条河流进行全时段、全覆盖监控,自动识别、动态处置疑似问题,推动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转变。创新利用北斗定位、电子管理单等技术,推动河道砂石“采、运、堆”全过程智慧化监管。环京津6市23县全部签署边界联防联控协议。推动29条母亲河全部复苏,建成191条幸福河湖。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6平方公里。
2025年,河北将系统修复河湖水生态,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深化幸福河湖建设。新增60条以上幸福河湖,全省幸福河湖数量达到300条(个)以上。试点开展幸福河湖经济效益测算,探索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成剩余764条河流健康评价工作,做好“一河(湖)一策”方案落实效果跟踪评估。
2025年,河北还将纵深推进河湖库“四乱”清理,开展阻水片林、高秆作物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行动,强化采砂全过程监管,保持严打非法采砂高压态势。推广河湖“物业化”管理,探索制定河湖分级管护标准。大力实施生态补水,统筹引江、引黄和本地水实施生态补水,全年补水量20亿立方米以上,滹沱河、南运河、唐河等重点河流全线贯通,永定河继续保持全年全线有水,白洋淀入淀水量不低于3.5亿立方米,有效保障衡水湖、南大港等湖泊生态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