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

重塑乡规民约治理效能与文化自信

——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规民约的完善与创新》

□汪世荣

乡规民约(与村规民约通用)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依据,是传承优良传统、创建文明乡风的主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方面,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辛宇鹤老师的著作《乡村振兴背景下乡规民约的完善与创新》对于新时代乡规民约的重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著作的特色和亮点

全书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对乡规民约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解读,具体特征体现如下: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该著作首先对乡规民约的含义、性质和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廓清了“乡规民约”与“乡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区别,使得“乡规民约”具象化,并为乡规民约的进一步研究明确了研究对象。作者搜集了数十份河北省的乡规民约,汇总了乡规民约实践成果。分析乡规民约的构建和实施的实际情况,结合乡规民约的基本理论,进行问题探源,并提出完善对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著作既有理论的深度又具有鲜活的素材,针对性强。

二、历史和现实相贯通

该著作用了大量的篇幅阐释了传统乡规民约从西周到民国的历史沿革,通过对《吕氏乡约》《南赣乡约》等优秀乡约的分析,总结了传统乡规民约的效力渊源;以史鉴今,从思想基础、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阐释传统乡规民约对当代乡规民约效力生成的启示。历史和现实相融通,不仅增加了该著作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国家法与民间法相交融

在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上,大多数观点强调民间法对国家法的服从。该著作则更强调国家法对民间法的包容。著作中指出“乡规民约和国家法属于起源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律,必然存在溢出性。立法者不能要求乡规民约与国家法高度一致,否则乡规民约会成为国家法的附庸,失去其独立的价值。”此外,“我们应当允许两种法律在一定范围内的博弈和对抗。在博弈过程中,国家法会不断吸收乡规民约中优秀内容,更加具有亲民性;而乡规民约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规范化、系统化,剔除恶俗,将法治的基本精神融入其中。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共享、共治、共建的格局形成不是静态的制度设计,恰恰是多种社会规范在博弈中造就的”。

著作的创新和贡献

该著作立足乡规民约对中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进行梳理,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建树。主要包括: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该著作通过对乡规民约历史沿革的梳理,揭示其跨时代的现实意义。当代乡规民约应当致力于将优秀传统道德成文化、制度化,并和当代社会生活相衔接,发挥传统道德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新时代的乡规民约还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利用自身的亲民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乡民的内心信仰。

二、完善乡规民约,构建多层次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治体系是以制定法为主导的多元化体系。在法治体系成熟期,一定是多种法律体系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彼此之间相互支撑,形成和谐的有机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该著作对乡规民约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与国家法的融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建立专门的执约小组、规范乡规民约的执行程序,增加强制性的制裁措施,实现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使乡规民约切实发挥治理作用。

三、发扬“枫桥经验”,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枫桥经验”核心要义是坚持群众路线和矛盾不上交。乡规民约在践行“枫桥经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规民约扎根于乡土社会,在内容上融合了本地域的风俗、习惯、乡土人情。乡规民约调解纠纷,在化解矛盾同时乡民情谊亦能得到延续,所谓“事了人和”,最终实现“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的。

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虽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规民约的完善与创新》为新时代乡规民约的制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不仅使乡规民约更加符合现代法治要求和村民需求,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质,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制度资源。但是,乡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村民自治制度,其与村民自治章程之间的关系、其不同于国家法律的实施机制等,都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

综上,《乡村振兴背景下乡规民约的完善与创新》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一部优秀的理论著作,对于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形成多元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编辑邮箱:abcd518@126.com

2025-01-16 ——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规民约的完善与创新》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5880.html 1 重塑乡规民约治理效能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