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用新质生产力优化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

□徐海波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汇聚地和传播站,是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迫切需要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以实现其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能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知识需求,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作用。

新质生产力赋能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驱动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传统图书馆主要依赖人工,服务范围和服务时间相对固定。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变革的契机。

丰富图书馆馆藏与知识传播渠道。新质生产力为图书馆资源的拓展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数量大、更新速度快,远超传统纸质资源。另一方面,多媒体资源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生态。

优化图书馆运营与资源配置。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在资源采购环节,通过对读者多方面数据的综合分析,精准制定资源采购计划,确保购买的资源满足读者需求和学科发展。在库存管理方面,物联网、RFID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图书馆资源管理的智能化。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与学习热情。新质生产力可以让图书馆实现创新体验式服务。通过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调动读者参与性,增强阅读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新质生产力赋能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资源建设路径。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全面采集、整合与分析。挖掘读者借阅数据、浏览历史、检索记录等数据,精准了解读者需求与偏好,优化采购策略和资源配置。利用区块链的加密算法、分布式账本等特性,保障图书馆资源的安全。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促进馆际资源共建与共享,拓宽图书馆资源获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

服务创新路径。新质生产力可以支撑图书馆深入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通过深度分析读者数据,了解其知识需求与学习进程,为其量身定制知识解决方案。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智慧服务环境。开发VR图书馆应用,利用AR技术,增加实体图书或展览的虚拟注释和互动元素,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管理模式优化路径。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决策。通过建立区域图书馆协作网络、图书馆联盟等方式,加强图书馆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图书馆行业协同化生态建设,实现资源、技术、人才与服务协同共享。

新质生产力赋能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加强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用于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建设等的专项基金,保障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

促进图书馆间的共享与合作。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图书馆合作联盟与共享平台,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鼓励图书馆积极与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等各界开展协同创新合作。

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与创新应用。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对适宜图书馆的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开展试点与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图书馆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培训,提升其对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2025-01-1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5414.html 1 用新质生产力优化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