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

幼儿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方法与策略

□刘秀芳

在幼儿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礼仪教育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为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作为幼儿接触社会的首个正式场所,其礼仪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探索并实施有效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方法与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在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素质培养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深入了解3~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采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将相关内容具象化融入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养成良好社交习惯,塑造正确道德观念。

模拟生活场景,教授礼仪规范

在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实际社交需求,对乘坐交通工具、用餐、购物等各种生活场景进行模拟,引导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礼仪规范。在模拟出的超市购物场景中,教师、幼儿分别扮演收银员、顾客等角色,引导幼儿不乱拿乱放物品、排队等候付款、向工作人员道谢,能够促使幼儿结合实践活动体验牢记各种礼仪规范。在模拟出的用餐场景中,教师幼儿分别扮演主人和客人,引导幼儿礼貌地与来访客人打招呼,为客人倒茶,与客人交谈,可以促使幼儿掌握相应社交礼仪,学会如何与客人相处。在模拟出的乘坐交通工具场景中,教师、幼儿分别扮乘客与服务人员,引导幼儿排队买票、按次序落座、礼貌谦让乘客、向服务人员道谢、不在公共区域乱扔垃圾和大声喧哗,能够促使幼儿遵守公共秩序,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相比于传统的理论性教学,这种将实际生活场景融入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具体情境下学习各种礼仪规范的教学方式,更为贴合幼儿成长规律。

结合节日与特殊场合,教授传统礼仪

在一些特殊节日与场合中,蕴含着丰富传统礼仪文化,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传统礼仪教学,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比如,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分享食物、向长辈拜年、向他人表达祝福的礼仪,并鼓励他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针对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赏月、分享月饼,参与中秋节主题故事汇、月亮模型制作活动。在幼儿实践活动中,为其讲解赏月、摆放月饼、吃月饼等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帮助幼儿掌握中秋节相关的礼仪,另一方面能够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针对春节,则可以通过一些文艺活动、角色扮演活动、实践活动,指导幼儿学习相关礼仪,比如组织幼儿模拟拜年场景、学唱春节歌曲、制作春节装饰品等。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为直观化地理解“年”的意义,以及相关礼仪承载的传统文化。

通过情境再现,教授社交礼仪

根据3~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游戏、角色扮演活动进行情境再现,引导幼儿结合特定情境学习社交礼仪与技能,从而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掌握相关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比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将“小餐馆”作为社交场景,引导幼儿学习社交礼仪。在该情境中,幼儿可以扮演服务员、顾客等不同角色,体验点餐、等待送餐、用餐、支付等不同社交环节,学习如何礼貌地提出请求、付款、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学习社交礼仪,能够形成丰富实践体验,学会尊重、理解他人,赋予礼仪更多人文文化色彩。这些游戏活动十分吸引幼儿,教师要善于通过此类实践性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礼仪与社交技能,并在其游戏过程中提供及时反馈与个性化指导,进而帮助幼儿将“礼仪”这一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的生活行为,实现礼仪知识向幼儿实际生活的迁移。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不礼貌行为融入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是那个人,我该如何做”“遇到情况,我该如何化解矛盾”,促进幼儿对不良现象的反思,提升他们对这些现象的分辨、应对能力。

给予正面激励,培养良好习惯

给予幼儿正面激励,帮助其将一些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是教师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利用正面激励,鼓励幼儿展示良好礼仪,帮助其构建行为模式,对幼儿自尊心、自信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在礼仪教育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正面激励措施强化幼儿行为,使其逐渐成为幼儿行为习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贴纸、小玩具等作为小奖品,奖励给积极学习礼仪并学以致用的幼儿,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鼓励。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奖励系统或者星星标记的方式,对幼儿学习、保持礼仪的行为进行鼓励。比如,在奖励系统中为每一名幼儿设计奖励图表,对他们保持良好礼仪的次数进行记录,并在达到一定次数要求时,奖励一些小奖品;在幼儿获得一定数量的星星标记时,奖励其成为班级管理助手的特权或者实物奖品。教师通过给予幼儿正面激励,激发幼儿学习礼仪、遵守礼仪规范的积极性,提升他们进行自我管理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有序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养成良好社交习惯,塑造正确道德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生活。作为幼儿教师,要重视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融入节日元素、再现生活情境、给予正面激励等多种措施,引导提升文明礼仪素养。

(作者单位: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邯郸056300)

2024-11-2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2315.html 1 幼儿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