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瞿秋白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卓越的理论贡献照亮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道路。他的理论探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涵,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瞿秋白的生平与文学活动
一、瞿秋白的早期生活与思想转变
瞿秋白的父亲是晚清秀才,对瞿秋白的早期教育影响深远。然而,传统文化氛围并未束缚住瞿秋白的视野,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渴望,在接触到西方思想之后,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
1915年,瞿秋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期间接触到新思想,特别是陈独秀的《青年杂志》使他深受启发,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产生浓厚兴趣。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的政治启蒙由此开始,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瞿秋白赴日留学,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翻译了多部苏俄文学作品,包括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这使他在理论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1921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
1923年,瞿秋白回国,任职于上海大学。他提倡“教育革命”,主张文学要为工农服务,这标志着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点初步形成。1925年,他的母亲自杀,这对他的心灵造成巨大打击,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文学改造社会功能的执着追求。
瞿秋白知识背景、家庭影响、留学经历以及社会活动,共同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和文学观,为他后来在文学理论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奠定了基础。
二、瞿秋白的文学创作与理论贡献
瞿秋白的创作与理论探索构成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等领域,而他的理论贡献则不仅限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化诠释,更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在文学创作上,瞿秋白的诗歌尤其突出。他的作品深受俄国影响,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独具特色。《归航》等诗作,既表达了他对革命的热忱,又展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他的散文作品,如《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他在苏联的见闻,对革命理想和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戏剧领域,瞿秋白同样有所建树。他积极参与创作和翻译,试图通过戏剧形式,传播革命思想。他翻译了契诃夫的《三姐妹》等剧作,自己也编写了《乱钟》等剧本,这些在当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理论研究上,瞿秋白的贡献尤为显著。他撰写了大量文章,提出许多新观点。他的《文学论集》等著作,系统阐述了“为工农服务”的文艺方向,倡导文学的大众化,这是对传统文学观念的有力挑战。他强调文学应当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为后来的文学运动提供理论指导。
瞿秋白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试图构建一种既有国际视野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学理论体系。比如,他借用“诗言志”的观念,赋予其新的内涵,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原则相融合,以此来论证文学的社会功能。这种理论尝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在教育方面,瞿秋白同样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在上海大学、中央苏区等不同阶段的工作中,都体现了他对教育改革的思考。他倡导将文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革命意识和文学素养,这对于提高革命队伍的文化水平、传播革命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中国化探索
一、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本土化解读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本土化解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瞿秋白强调文学的人民性。他提出文艺“为工农服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文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在他的观念中,文学不是精英文化,而是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推动社会变革的武器。这一主张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精英壁垒,赋予文学以崭新的社会功能。
瞿秋白倡导文学的大众化。他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大众接受,必须克服语言和形式上的障碍。因此,他提倡文学创作应当易于理解和传播,以适应不同读者。这种“化深奥为通俗”的努力,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得以在群众中广为传播。
再者,瞿秋白力图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他以“诗言志”为基础,赋予其新内涵,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原则相契合。这种尝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读,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展现了他独特的理论创新。
瞿秋白还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相结合。他关注阶级矛盾,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呼吁文学成为批判现实、启发群众的工具。他的理论主张,如对鲁迅作品的评价,既剖析了文学的社会价值,又为文学实践提供了方向。
二、瞿秋白的文学批评实践与理论创新
在文学批评领域,瞿秋白同样展现了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智慧,他的批评实践和理论探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瞿秋白的批评方法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他的批评标准不是高端的美学追求,而是作品是否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例如,他对鲁迅作品的评价,尤其强调了鲁迅在揭示社会矛盾、刻画人民形象方面的成就,这无疑是对文学批评人民性原则的有力实践。
瞿秋白的批评理论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他强调文学应与现实相连,文学作品的优劣要综合考虑艺术性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他在批评中常讨论作品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或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力度,这是对传统文人式批评的有力打破。
再者,瞿秋白的批评还体现出跨文化视野。他在批评中国文学作品时,常引入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此来深化对中国文学的解读。这种跨文化的批评方法,使得他的文学批评既有深度,又有国际视野,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贡献与影响
瞿秋白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造性解读上。他提出了“为工农服务”的文艺方向,倡导文学的大众化,使理论更贴近中国国情,适应了革命斗争需要。他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得以广泛传播,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瞿秋白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上。他借助传统文学观念,赋予其新的内涵,使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强化,这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框架,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实践依据。
在教育与实践层面,瞿秋白的贡献同样显著。他倡导教育革命,强调文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大批有革命意识的文艺人才。在中央苏区工作时,他将文学教育融入战地文化,即使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中,仍坚持开展文学工作,显示了他对文学价值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探索,不仅反映了他作为理论家的敏锐洞察和理论创新,也体现了他对中国革命文学实践活动的深刻理解。他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对当今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化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朝辉.透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一扇窗口——评《瞿秋白与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系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34-36.
[2] 霍广虹.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贡献[J].东方企业文化,2012,(第6期):110.
[作者单位: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中共金寨县委党校),安徽 六安23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