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面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起点、新要求,政工干部必须在全面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之上,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当中,热心了解群众基本诉求、细心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耐心疏导各方面存在的矛盾、倾心化解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
热心了解诉求,做好基层群众的暖心人
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是确保事业单位发展方向、塑造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实现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工干部要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做好基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满足基层人员的根本需求。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人员的需求,从而增强基层人员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激发基层人员饱满的工作热情。
作为政工干部应不断探索了解基层人员诉求的渠道,以更好地完善日常工作。例如,组织“您有需求和我说”思想调研活动,以线上问卷和线下座谈的形式,了解基层人员的思想状况,确保基层人员的声音能够听得到,做到基层人员的意见被重视。组织“领导进基层”活动,畅通基层人员诉求的渠道,通过多样化渠道及时了解和解决基层人员中存在的隐性问题。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好“线上+线下”的组合拳,利用好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等建立全方位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平台,为基层人员提供知晓阵地。
细心分解需求,做好基层群众的引领人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社会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研判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人员时常因为学习、事业、家庭等方面的多重压力造成情绪困扰,其不仅影响职工个人的进步,而且会影响单位的进步。政工干部需要时刻关注基层人员的基本需求,激发基层人员主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首先,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基层人员很容易出现心理压力以及情绪波动。作为政工干部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耐心倾听基层人员在工资待遇、职工发展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诉求,使基层人员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带领党员干部开展“党员服务承诺活动”帮助有需求的职工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政工干部还应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攻关”等活动,解决员工在工作能力提升方面的困扰;落实“三必谈三必访”,帮助职工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
耐心疏解矛盾,做好基层群众的凝聚人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作为政工干部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看问题,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
一方面,政工干部要及时建立矛盾化解制度,坚持以关心、理解、尊重为原则,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化解基层人员遇到的各种矛盾,并在矛盾化解之后进行定期回访,总结矛盾特点、处置手段和处置效果,做到防微杜渐。另一方面,当干群之间、群众之间发生矛盾时,政工干部在化解时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或者多种方法混合使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一日一通报、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的工作办法,充分调动部门办理积极性,确保群众诉求解决到位。
倾心化解问题,做好基层群众的服务人
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政工干部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挑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面对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多样化的问题,政工干部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坚持纾困解难“做减法”,以“解决问题”为指引,为基层人员提供精准化的关怀服务,解决基层人员生活上、工作上的问题;坚持优化服务“做加法”,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为基层人员打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坚持共融促学“做乘法”,以“共同成长”为目标,打造学习阵地,提升基层职工群众的政治素养,解决部分人员工作不积极的问题;针对难点堵点“做除法”,开展形式多样、凝心聚力的团队建设活动,解决“聚集不聚合”的难题。
政工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关键,也是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政工干部,当面对新任务、新问题时,要以“四心四解”工作法,不断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向心力、凝聚力,切实提升基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大名县互联网舆情信息中心)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