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郝海秀 通讯员李庆岱)2022年,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工业诊所”。两年来,该院依托自身标准质量技术优势,采用“工业诊断+”产业集群、评价评估、培训宣贯的问诊把脉服务方式,先后服务全省各类企业近万家,诊断服务涉及产业集群企业标准和质量能力提升、专业知识培训、信息通报预警等方面。
“工业诊断+”产业集群服务。针对产业集群的特色特点,该院开展以提高质量技术水平、辐射带动为主旨的产业集群问诊服务,先后为衡水工程橡胶、平乡童车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不断提升标准制(修)订、质量管理等能力。其中,衡水工程橡胶产业集群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数量增至64项、51项、15项、47项;助力工程橡胶产业在技术创新、专业话语权方面持续提升。开展区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构建涵盖4个纬度,3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识别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与短板,为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评价方法和决策参考。
“工业诊断+”评价评估服务。该院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对企业标准化管理、质量改进、物品编码技术应用和产品进出口等方面进行能力评价评估,帮助企业夯实质量提升基础。面向以岭药业等上百家企业开展了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等服务26场次;面向全省中小微企业开展标准有效性评价服务36场次;面向河北永新包装有限公司、邢台北人印刷有限公司等近百家企业开展了商品条码质量符合性评估;开展食品及医疗器械出口受阻情况统计分析,定期向企业发送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信息,保障出口贸易畅通。
“工业诊断+”培训宣贯服务。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问诊”企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标准化和质量管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地域或行业,组织多场次专业培训。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的“服务企业行活动”中,先后在14个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开展了80多场次以标准研制、质量管理工具方法应用为主题的培训服务,约9500家企业参加培训,受众达3.1万人次;为河北瑞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献县清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物品编码基础知识培训60多场次。问诊把脉“送知识、送良方”到企业,满足企业需求,指导我省首批30多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使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为医疗器械赋码、标签印制、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确保了医疗器械生产和使用过程的可追溯,为消费者使用医疗器械做好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