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网络的发达,当代大学生共青团员成长环境逐渐发生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逐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融入新的工作内容。教师组织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时,要采用新的工作理念与方法,走品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路线,帮助共青团员形成正确思想意识和良好作风。基于此,本文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培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的作风建设等不同角度入手,探讨实现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
提升共青团员素质,引导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党员,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所在。为达到这一目的,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对共青团员的积极影响,教师需要采用新的工作理念与方法,推进其品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教师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对共青团员进行思想教育、能力锻炼的重要渠道,赋予相关活动广阔实践空间与丰富育人价值。
借助公益性实践项目
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青团员需要深度理解、积极践行的理念。教师要以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托,深化共青团员对它的理解层次,掌握将它实践于实际生活的有效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打造一系列公益性实践项目,并赋予活动本身更多思想性,从而为共青团员的思想成长提供精神食粮。通过这些便于长期开展且富有特色的公益性实践项目,个性化、连续性、长期性开展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其品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能够促使共青团员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教师要通过学校宣传栏、广播、公众号,宣传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号召更多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共青团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从而扩大品牌与活动的影响力。其次,教师要积极组织“老带新活动”,让入学新生在老生带领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从他们身上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出一支具有一定年龄、能力梯度的志愿者活动团队,促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与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在共青团员之间的传承。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
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党和群众就像鱼和水,党的成长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就像鱼离不开水的供养。在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中,教师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断加深共青团员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培养形成真抓实干精神。首先,教师需要抓住志愿服务活动的利他性、学习性特点,扩大其参与主体,引导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共青团员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提升队伍的整体服务能力。参与主体多元化,有助于教师整合服务能力优势,为组织相关活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共青团员相互学习、开阔视野、完善自我创造了机会。其次,教师需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共青团员“走出去”,真正进入群众中间,为他们提供服务。比如,教师可以与社区合作,打造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服务项目,组织共青团员定期走进社区,为老人提供陪伴、照料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通过培养参与活动习惯
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近年来,网络逐渐发达,其中一些充斥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对共青团员形成了一定的侵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培养共青团员形成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习惯,促使他们在长期参与中坚定理想信念,形成良好作风。教师将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与党的作风建设进行融合,赋予志愿服务活动更多思想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共青团员在思想上走向成熟,为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做好思想准备。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共青团员专业与志愿服务活动特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主题,组织共青团员参加公益活动,使其以志愿者服务为舞台一展自己所学,实现个人价值。比如,针对师范类专业的共青团员,教师可以组织各类义教活动。共青团员参与各类义教活动,能够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一些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通过长期、连续性地参与此类公益活动,可以深化他们对教书育人使命、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对自身价值、对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认知,促使其主动在生活和学习上拒绝形式主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推进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并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支撑,将这一充满朝气的群体培养成为意志坚定、思想先进的合格党员。具体到相关工作实践上,教师应借助公益性实践项目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习惯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沈玥.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育人成效模式探讨[J].国际公关,2022,(16):161-163.
[2][2]权毅博.“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研究[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13):41-42.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编辑邮箱:abcd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