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蕊 徐奇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校园心理健康。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学生的心理面临重大挑战,高职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且承受着学业、就业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将数字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能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心理困扰问题。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都借助手机、电脑等,网上购物、交流、游戏等比较常见,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很多高职生存在选择困惑,或者是浮躁焦虑,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认知困扰问题。数字化时代,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增多,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时效性更强,通过互联网,能开阔学生视野。但实际生活中,一些学生过度依赖和使用网络,受到不良讯息的影响,世界观和价值观存在问题,不能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且自身的心理承受压力相对较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出现自卑心理。
人际交往障碍。处于网络高速发展时代的学生,对网络世界的依赖程度较高,但是网络与现实世界存在很大差异,网络环境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学生心中的压力,但是影响到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学生分不清网络与现实,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力不从心。
数字经济时代学生
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代高职学生处于网络发展时代。高校学习对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自身能调整自我,适应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导致一部分学生存在困扰和心理障碍,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借机沉迷于网络世界。一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良好的习惯,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我和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和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学生为了排解压力,会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交友聊天等,意志力越来越差。
网络信息化产生的不良诱导
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互联网的开放,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信息量相对较大,网络信息的共享程度越来越深,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学生对网络世界的依赖,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孤立和封闭自己,受一些不健康网络信息的影响,带来学生心理畸形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区分网络世界和虚拟世界,网络世界中的不良诱导致使学生产生心理困扰和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漏洞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还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升整体学生的心理素养,引导高职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是等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才去解决。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业学习隔离,忽视了专业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数字经济背景下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利用互联网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高职生自控力差,心智相对不成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要积极构建健康的网络心理文化,为心理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此外,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校园网站等积极更新信息,吸引学生的关注。
融合心理学与信息化手段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传统的模式,没有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要重视信息化技术手段与心理学教育结合。要重视建立网上心理咨询机制。发挥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生遇到困扰可以通过网络专家和教师的指导,给自己排忧解难,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可以发挥公众号、微博、网站建设及App开发,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完善对应的教育方案。
发挥媒体正确导向作用
把握主流媒体的信息宣传和教育作用,借助新媒体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影响。要整合高校媒体宣传资源,重视思政网站和心理健康网站建设,在高校宣传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利用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贯彻心理健康宣传理念,积极营造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同时可以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员的带动作用,通过互联网进行心理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革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新的教育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要了解当代学生特点,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积极融合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建立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安排专人负责教育档案信息的管理,并对其加以科学利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发展时代,要认真分析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革新理念,了解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京2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