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会议压实责任、排查隐患消除风险、科学布局夯实基础……为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邢台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同时强化协调联动,落细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筑牢防汛“安全线”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俐验)6月1日,邢台市正式进入汛期。根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6—8月份,邢台市降水比常年同期多3—4成,发生洪涝灾害概率较大,多雨时段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
召开会议压实责任、排查隐患消除风险、科学布局夯实基础……为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邢台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同时强化协调联动,落细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筑牢防汛“安全线”。
市应急管理局
统筹调度打好防汛“预备战”
根据今年预测降水情况,近日,邢台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邢台市近期防汛抗旱形势,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落实市县乡村四级防汛责任人5184名,逐级签订责任书,推动责任末端落实。
为排查整治隐患,3月初,邢台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各地紧盯山洪地质灾害、水库、堤防、闸涵、行洪河道及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5月14日,市应急管理局和水务、城管等单位组成10个市级督导组,对整改情况明查暗访。目前,全市共发现隐患127处,已完成整改116处,剩余11处主要为需汛期接续施工的工程项目,已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邢台市应急管理局对市县21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防汛集中培训,储备物资装备价值6500万元,落实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313支、1.6万人。落实《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已对1585个受洪水威胁村全部进行了避险转移演练。截至目前,邢台市已建设完成乡、村两级避难场所4429个,完成率达100%,为群众避险转移做好准备。
邢台水文中心
监测有了“黑科技”
汛前,邢台水文中心对22处水文站、45处水位站、267处雨量站、389处地下水站的测报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巡检和维护。
同时,邢台水文中心各勘测队在汛前共安装水尺46根,安装自动监测设备6套。为保障监测精度,每天通过视频监控、河北雨水情信息监测平台、人工巡测的方式对各水文站点至少进行3次巡检,检测各断面水位、流量、降水量、水温等。目前,邢台水文中心各水文监测断面过水主要为生态补水、引黄调水、河道基流,水势平稳。
为保障水情信息“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邢台水文中心在今年投入使用电子水准仪、RTK,以及无人机测流、智能遥控测流船。
“无人机、无人船可谓一对‘得力干将’,它们携带着先进的传感器,对河道流量进行实时监测。面对复杂的监测环境,它们能迅速‘上岗’,高效完成任务。”邢台水文中心邢南水文勘测队副队长关红玉介绍。
目前,邢台水文中心每周至少开展1期培训,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水文业务知识和技能,夯实防汛基础;成立7支应急监测队伍,监测人员24小时待命,为防汛抢险决策部署提供及时、全面、可靠的基础信息。
市城管局
汛前疏浚增强防汛“抵抗力”
6月18日,邢台市泉北大街与兴达路交叉口、邢州大道白塔村西口等5处市区排水不畅点位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进一步提升市区排水防涝能力。
为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邢台市城管局“预”字当头,本着“早发现、早部署、早准备、早动手”的原则,自3月中旬起,全面启动汛前清淤工作,打通管网淤塞,提升管网排水能力,缓解汛期内涝积水压力,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共计完成清疏河道23.6公里、雨水管网371公里,清挖雨水检查井5961座、雨水收水口15383处,共发现隐患问题187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全面开展排水设施、河道设施、排水泵站等排水防涝设施检修维护,对12座排水泵站、21座橡胶坝、12处拦水闸、64处雨水闸开展了故障排查、除锈、注油等养护工作,确保主汛期各类防汛设施正常运转、安全运行。
备足防汛物资,打好应急“准备仗”。汛前,市城管局严格盘点发电机、抽水泵、雨衣、应急照明、救生圈、铁锹、镐、麻袋等防汛物资的储备情况,并及时补充到位;协调企业、社会防汛大型设备加入城区防汛队伍,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城区应急抢险能力。
同时,组建一支248人的城管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联合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等单位开展2024年城区防汛实战综合演练,模拟极端强降雨天气下,积水强排、水上救援、群众转移、河堤加固等情形,全面提升应急队伍应急处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