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电力导刊

国网河北建设公司实现数智化安全监测

本报讯(通讯员杨培远)“目前隧道内氧气浓度值为20.9%VOL,无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施工现场安全可控。”5月13日,在国网河北建设公司建管的雄安新区南郑110千伏变电站内,该工程安全专责邢凯杰正通过隧道安全监测系统远程查看隧道内各类气体含量浓度,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安全监测系统是该公司在南郑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统依托4G、5G物联网,云平台等技术,集视频监控、有害气体监测、红外测距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隧道暗挖从传统的人工监管到数字化、智能化监管的转变。

为实时监测工程本体及周边建筑沉降情况,该公司在南郑变电站工程创新应用了“北斗+沉降”监测装置,打造了国内首个应用北斗的地下变电站沉降监测系统,实时测量施工现场及周边建筑沉降情况。同时,该公司还研发“北斗+5G+智能wifi”自组网通讯设备,解决了地下站无信号覆盖问题,确保建设过程中人员通联顺畅。

2024-05-3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9612.html 1 国网河北建设公司实现数智化安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