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棠 郑世繁
河北博物院,两只庞然大物雄踞北门两侧,守护着河北文化的大门。它们是来自中山国都城遗址的双翼神兽,和它们一起从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文物有19000多件。
关于中山国,《史记·货殖列传》有这样的表述:“丈夫相聚游戏,慷慨悲歌……多美物……”
中山国艺术品有多美,黄子爵和他的团队,给出了我们一份属于他们的答案。
在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古老的文物在一群年轻人手里复活。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们走近文物,触摸历史,解千年妙趣。2023年,黄子爵带领80多人的文创团队,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平台账号粉丝300多万。随着粉丝量和营业额的增长,中山文化也传播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广。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中山国,春秋战国时期最神秘的王国之一。长期以来,史籍中的记载闪烁其词,历史的迷雾重重掩映,其身影若隐若现。上世纪70年代,中山王陵和都城灵寿古城发掘,沉睡2300多年的中山国,横空出世,惊艳世界,被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其中的出土文物,精美绝伦。四龙四凤案、虎噬鹿屏风座、双翼神兽设计精巧,华美绚丽;青铜“中山三器”端庄典雅,王者气象;“中山三器”铭文,至刚至柔,美不胜收……这些文物生动地诠释着《史记》中的那三个字——“多美物”。
今天,中山美物与一群年轻人相遇,生命再度被激活、被延续。
2300岁,中山美物正年轻。
爆款 梦想回音
源自山西省的滹沱河,切过巍巍太行山奔腾向东,到达平山县城附近,水势平缓起来。平山县城北10公里,东西林山雄峙在滹沱河北岸。林山脚下,就是中山国都城遗址。
中山国都城西边,两座大墓故垒萧萧。
3月18日,夕阳西下,滹沱河浮光跃金,东西林山也披上了一层金甲。
35岁的黄子爵,拖着长长的身影,走到王陵北门西侧的一处小屋前,伫立良久。
黄子爵关于中山国的梦想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埋下、在这里萌发的。
“从我5岁开始,我们家在这几间小屋生活了27年。父亲是中山国文保所所长,负责古城遗址保护工作。”中山国的故事,印在黄子爵少年的记忆中。他在中山国的怀抱中、在中山文化的浸润中长大。在北京上大学时,黄子爵学习的是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毕业之后,他又回到了家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月22日晚,灯下,黄子爵正在精心地制作一件错银双翼神兽文创产品。一条条纤细的银线,被小心地嵌进事先开好的凹槽内,砸实、细磨、抛光、上色……加上之前的做胚、筑模、浇灌等工序,这样繁复精细的活计,很难想象竟然是一个小伙子完成的。
恰恰是双翼神兽文创产品,意外地成为线上线下的爆款,让黄子爵也成为文创圈里的爆款。
从小陪伴自己长大的那些中山国文物,常年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如何才能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了解它们、爱上它们,黄子爵想到了“做青铜器”。
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的灵光一闪,就像“芝麻开门”一样,打开了一方精彩绚烂的新天地。
双翼神兽被称为中山国的“吉祥物”,其若伏若奔,前胸宽阔而低伏,臀部隆起而丰腴,后尾斜翘,四肢弓曲,利爪扣地,双目狰狞。神兽周身用银线错出口、眼、耳、鼻、毛,显得雄奇又灵秀,富丽又神秘。
黄子爵做的第一件青铜器就是双翼神兽。他在动手之前,先把河北博物院、保定、定州等地的复制品买回来观摩学习。黄子爵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准确和精致,以致于不能表现神兽的风采神韵,自己在中山王陵旁边长大,应该做出更好更传神的复制品。
2012年春天,黄子爵先后十几次去河北博物院拍摄文物,揣摩感悟之后,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制作蜡稿。蜡稿确定后开始制作模具,模具做了五版才定下来。然后去保定一家工艺厂铸造了十对神兽。交工时,黄子爵像捧着自己的眼珠子一样,把这十对神兽迎接回家。打开一看,却是一盆冷水浇来,打磨太粗糙了,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黄子爵决定,打磨工序,自己来做。他买来了几十种钻头、磨头,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打磨雕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对对神采奕奕的神兽从黄子爵手中重生。目前,黄子爵他们已经开发出多种型号十几个小类的双翼神兽文创产品,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黄子爵不无骄傲地说:“双翼神兽已经奔跑到了日本、韩国、沙特、美国、法国,它们承载着中山文化越跑越远。”
业界一直认为,战国时青铜器发展达到二次高峰,其标志即错金银工艺。到了2015年,黄子爵的青铜器文创产品升级,其标志也是熟练地运用错金银工艺。从此,不仅双翼神兽等相对容易制作的文创产品有了华丽耀眼的错金银装饰,就连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这样异常繁复的文创产品,也在黄子爵他们手中诞生了。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是中国最复杂的一张桌子。两雄两雌四只梅花鹿托起圆盘形的底座,鹿首向外,昂首侧卧,四肢蜷曲,神态温顺。四条神龙立在底座的弧面上,飞向四方,神龙昂首,前肢撑立,爪抓底座,肩有双翼,后有双尾,双尾反勾双角。龙身蟠环间四面各有金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案座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四龙四凤翅尾角爪钩心斗角各尽其妙。其错金银纹饰更是精巧繁密,流畅斑斓,工艺之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复制一件这样的文创产品,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很多人都这样想。
“首先是原材料配比要准确,比例合适了,硬度、质感、色泽才能更逼真。其次是造型要准确,四条龙和四只凤形状是一样的,各做一套模具就可以了。三是要做到精准勾连,严丝合缝,尺寸必须精确,不能有误差。至于错金银和打磨,就是细致工夫活了。”黄子爵说,“做一件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已经做出了十几个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复制品,被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的客人买走。一件能卖到8万多元。”
双翼神兽文创产品荣获第三届河北省特色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优秀奖、第五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装备博览会优秀商品奖、石家庄市特色手工艺产品大赛二等奖……黄子爵也被评为河北省“燕赵文化之星”、平山县错金银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8年,六集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山国》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第六集《流韵》中,讲述了黄子爵攻克复制青铜器难关的故事。“那是一个转折点,全国的观众都知道了中山文物,我的信心和劲头也更足了。”黄子爵说。
随着中山国文物主题文创产品爆款频出,中山文化也频频刷屏。
圈粉 文化魅力
3月16日,30多家旅行社和中小学校负责人齐聚中山王陵文物陈列馆,2024年石家庄市春季研学现场观摩会在这里举办。
孩子们认真地临摹中山篆作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中山篆很美,就像美女在跳舞,又像勇士在搏斗。今天来到这里亲手临摹,更切身地感受到古中山国文字的魅力。”一位从石家庄市前来研学体验的小学生说。
2015年,中山国都城遗址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考古遗址公园,黄子爵就意识到,开展研学旅行教育非常有意义,既可以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中山文化的种子,又能迅速扩大中山文化的影响。他到陕西、四川等地考察之后,“抄作业”加创新,组织编写了《中山国研学旅行教育课程》,开发出模拟考古、金石传拓、射艺体验、摹写中山篆、青铜铸造等互动体验项目。研学体验活动推出之后,受到学校和家长欢迎。
2019年,中山国王陵陈列馆被列为第四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参观观摩重点。时任河北省省长许勤听了陈列馆馆长黄子爵汇报之后,要求全省文创行业学习中山国的经验。随后,全省100多家博物馆负责人先后来到陈列馆,参观交流。
其实,中山国文化的众多“粉丝”中,黄子爵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粉”“忠粉”。
黄子爵65岁的父亲黄军虎,守护中山王墓30多年,退休后还是经常在墓区转一转。在平山,人们喜欢叫他“巡墓大王”。小时候的黄子爵,不上学的时候,也经常和父亲一起转一转。
上中学了,在历史课本上第一次见到关于中山国的记载,给黄子爵留下了永远的记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后面,排着三个诸侯国,即宋、卫、中山。”黄子爵说,“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从小经常转一转的中山国,大有来头,不简单!”
从此,每到周末或者假期,黄子爵便约上同学,到课本中的中山国去转一转。
读大学期间,黄子爵每逢假期,总是回到位于中山国王陵北门西侧的家里,像小时候一样,经常随着父亲巡察。方圆18平方公里的中山国都城遗址,分布着成百上千的古墓,其中王陵就有5座。总有人觊觎这些墓藏中的宝贝,幻想着一夜暴富。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也成了黄子爵父子的“家常饭”,其中他们有抓住盗贼的自豪,也有挨打吃败仗的经历。
2009年冬天,农历腊月二十九夜里,北风呼啸,月色昏暗。父亲对休寒假在家的儿子说,“快过年了,心里不踏实,你和我再去转转吧。”父子俩走出小屋,开上小面包车,在寒风中向东驶去。走出大约4公里,到了朔黄铁路桥附近,夜色中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盗挖。他们上前制止,谁知一群人上来就打。黄子爵父子被殴,两人都受了伤,黄子爵脑袋、口、鼻出血,嘴唇外翻。打人之后,盗挖者扬长而去。黄军虎忍着痛报了警,然后开车去了县城医院。黄子爵住院治疗,春节也是在医院过的。
2011年,黄子爵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和父亲一起,守护中山国、宣传中山国!
当时中山国王陵区没有一个像样的广场,道路也是泥土路,办公场所简陋紧张。文物陈列馆倒是有一个,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平山县老乡投资建设的,多年疏于管理,萧条破败。“中山国名气这么大,总不能让慕名而来的人们太失望吧。我回来萌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先把陈列馆收拾出来,让游客看得到、感受得到中山文化的精彩与辉煌。”黄子爵说,“这一想法得到了原来陈列馆投资者的认可,他觉得我和中山国确实有感情,是一个靠谱的人,就把原来的陈列馆交给我来管理和运营。”
从此,黄子爵和他的几个小伙伴变身为设计师、木工、瓦工、泥水工,从展柜、格栅样式到射灯、玻璃规格,后来是庭院整治、上水下水施工……事无巨细,八成以上工作都是自己动手。黄子爵的书柜中,有十来个笔记本,都是陈列馆建设初期的建设记录。
建设资金一直是个难题,“妈妈种地攒下的2万元,姐姐支援8万元,爸爸的公积金10万元,都拿出来了。”黄子爵说,他还把自己家的房子,还有4位亲戚、4位同学的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款550万元,用于陈列馆建设。同学封阳的母亲说:“别人问我,亲儿子抵押房子贷款都不放心,黄子爵抵押你的房子贷款,你怎么就同意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这孩子让人放心,他干的事是正经事。”加上后来文旅、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功能日臻完善,被评为“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基地”。今年,大中小学校组织的研学体验排期已经达到100多期,覆盖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人数超过10万。
绽放 满园春色
青铜器文创产品小试牛刀,势头很好。下一个目标在哪里?黄子爵把目光锁定了中山篆。
中山篆是中山王墓出土的圆鼎、方壶和圆壶上的铭文,共1100多字,记载了中山国的历史。其文字直线挺劲,弧线遒逸,字形修长,大气端庄,富有庙堂之气,被称为中国最美古文字。
2020年底,新冠疫情笼罩。黄子爵他们就在线上开了20个短视频账号,每天开始直播书写中山篆,同时介绍中山篆相关知识。2021年3月,《如何书写中山篆》一书爆火,3天卖出去3000多册,收入7万多元。同时,中山三器文字拓片的线上销量也呈几何级增长。中山篆这把金钥匙,为黄子爵打开了神秘的电商之门。
“就像彩票中了大奖一样,惊异、兴奋,天上居然掉下来这么大的馅饼,网络太神奇、太强大了,可以大有作为!”黄子爵和他的伙伴们欢呼雀跃,夜不能寐。
“怎么贴得用户更近一点?下一个爆点在哪里……”
石头,对,就是石头!
2021年6月,黄子爵从石家庄古玩市场买回来一批章料,请篆刻老师用中山篆雕刻后,在直播间出售。刚开始一天卖1枚、10枚、100枚……很快,一个晚上居然卖出去5万多元。现在每天直播销量稳定在10万元左右,最贵的印章卖到5万元一枚。全国100多位老师为他们篆刻印章,网络粉丝50多万人,视频号印章销量稳居全网前10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黄子爵他们的中山篆视频火了,更多的网友迅速开始模仿。现在,几十位粉丝在30万以上的中山篆播主,天天坚持直播。网友“糖果儿”,不仅自己直播书写,还把中山篆写在土布挎包上,在网上出售,每天也能卖出去几十个。
现在黄子爵他们开发的中山篆主题文创产品,已经有8大类,涉及书籍、字画、篆刻、拓片、紫砂、书签、镇尺、纸巾盒等近百个品种。
文创产品,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这方面,黄子爵他们闯出了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并不容易,但他们的步伐坚定而自信。
黄子爵说:“对于我来说,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对中山国的感情。从小在这里长大,中山文化滋养了我,让我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宣传和弘扬中山文化,是我必须要做好的事情。”中山国文创产业园、中山国古镇、梦回中山国剧场、中山国博物馆、非遗带动乡村振兴……黄子爵心里,中山文化之梦远大又清晰。
李迎新是张家口人,在陈列馆工作了一年多,她在石家庄学院读书时,在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实习了一个月。毕业之后到北京工作,但是身在京华,心系中山。她说:“中山文物的魅力吸引着我,这里年轻的团队吸引着我,他们有朝气、有想法、有活力,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有意义。”
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平说:“中山国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河北的文化名片,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有了年轻人的参与,中山国文化才能够更好地发扬光大。黄子爵独特的成长经历,把他自己和中山国深深融合在一起,有了这样的全身心投入,才能有今天的一番成绩。”
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已经成为河北文旅版图上的流量明星、网红打卡地。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中山国文物正在大步走出馆舍,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年轻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