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河北不犹豫、不观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聚“势”,技术创新、产线改造、数字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抢滩布局……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业制造业为支撑,河北正在一条条新赛道上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走进位于秦皇岛市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铝车轮六号工厂,在检测环节,一只只轮毂正在排队通过“X光无损探伤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进行“体检”……
该公司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之一。该公司通过运用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实现了生产成本降低33%,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1.4%,能源使用效率提升39%。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2023年,河北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达到2%,研发经费总额同比增长13.9%,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1%。
作为传统产业大省的河北,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华药,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迈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老牌国企持续刷新成绩单:历时17年研发上市的中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是河北首个获批上市的国家一类生物药;济脉欣、吉赛欣、吉姆欣等生物技术药物在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河北大力推进企业上云,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钢铁A级企业数量排在全国第一,传统产业“借”绿突围。
河钢集团纵向推进钢铁产业链条向高端制造延伸,目前高端品种钢比例近80%;横向推进同类业务结构性重组,培育出了数字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新的效益增长极。
放眼全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足、带动作用大的优质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涌现,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唐山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轨道交通、陶瓷、机器人等26个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进布局前沿技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河北培育未来产业的动作不断加快。
推动中国星网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组建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瞄准5G拓展应用和6G研发应用,打造全新的“空天信息+”产业业态……一个来自太空的“新蓝海”,为雄安新区产业发展带来无限想象。
向产业要未来,向未来要产业。2023年,河北出台《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重点布局建设“986”产业集群,即9个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8个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和6个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在雄安新区、石家庄、廊坊等地布局发展空天信息、前沿新材料、绿色氢能等6个未来产业方向,积极推动未来产业场景应用和迭代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