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鑫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方兴未艾。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有助于抢占全球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成绩显著。当前,我国的发明专利有效量、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等指标均居世界首位。不断壮大的科技实力,与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等一道,共同构成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优势。我们要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宝贵机遇,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精准“选种”,才能精心“播种”。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迭代节奏快,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相关地方和部门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地方资源要素禀赋,找准突破口,锚定发力点,持续投入、压茬推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打通堵点、优化环境。播下“良种”,更要悉心“育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就需要纵深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各地正主动作为、积极施策,致力于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等补足短板、疏通瓶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激烈的“竞速跑”,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久久为功,新质生产力将越发茁壮,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不断积蓄新动能。
(本报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