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州 贾冬
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已成为破解资源要素制约、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的有力举措。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持续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必须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存量资产盘活工作,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指出“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已成为破解资源要素制约、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的有力举措。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持续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必须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存量资产盘活工作,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焦重点领域,有效对接服务存量资源
充分挖掘存量资产潜力,持续提升资产运营绩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子落”带动存量资产“全盘活”。
盘活存量资产,要围绕优质存量、老旧闲置、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重点盘活交通、水利、清洁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园区、仓储物流、旅游、新型基础设施等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为放大基础设施建设乘数效应提供支撑;要统筹盘活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以城市更新行动为导向,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要有序盘活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以及国有企业开办的酒店、餐饮、疗养院等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有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优化盘活方式,充分释放资产要素活力
统筹兼顾“破”与“立”关系,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实现资产容量和结构整体质效提升,打造存量资产盘活新样板。
激发存量资产效能,要立足资产属性,结合项目经营情况与开发潜力,综合考虑准入门槛、程序手续、资金利用效率等因素,精准匹配盘活方式。对具备相关条件的基础设施存量项目,可采取基础设施REITs、PPP、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手段进行自我造血,促进形成“资产—资金—资产”的投融资良性循环;对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等资产,可采取资产升级改造与定位转型、加强专业化运营管理、招商引资等方式,充分挖掘资产潜在价值,提高回报水平;对具备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条件的项目,鼓励推广污水处理厂下沉、地铁上盖物业、交通枢纽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模式,拓宽收入来源,提高资产综合利用价值;对城市老旧资产资源利用项目,可通过精准定位、提升品质、完善用途等丰富资产功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供销社资产、集体林场、集体土地等集体资产,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委托管理、统一公开招租等形式,推动配套设施共享共用,形成资产可持续收益。此外,探索资产运营管理与数字化业务创新快速深度融合新模式,通过将“获取、登记、转移、招商、租赁、签约、考核、盘点”等全流程实现线上可视化,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资产“活化”使用率和价值盈利水平,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存量资产管理运行体制变革重塑。
用好回收资金,拓宽有效投资动能空间
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形成存量与增量有效联动,加快推动回收资金价值释放。
用好回收资金,要从精准有效支持项目建设、加强配套资金支持、强化资金跟踪问效等方面着手用力,实现存量资产可持续发展。对回收资金拟投入的新项目,要加快推进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早发挥资金效益;对使用回收资金建设的投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投资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配套资金,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加快释放存量资产经济潜力;对回收资金使用情况加强跟踪监督,定期调度回收资金用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形成实物量等工作情况,推动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加强风险防控,稳妥推进存量资产盘活
强化绩效导向和风险管控要求,保障存量资产盘活健康有序发展,严格落实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要求,严禁在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保障存量资产盘活健康有序发展,要从防范估值合理性风险、交易合规性风险、权益保障性风险、政策符合性风险等方面实化细化工作举措。在防范估值合理性风险方面,要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定,做好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决策审批等工作,除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形外,应主要通过公开透明渠道合理确定交易价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在防范交易合规性风险方面,要在资产梳理、盘活项目包装、盘活方案编制环节全面落实项目债务债权情况,在债权处理衔接环节充分征求债权人意见,充分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避免债权悬空;在防范权益保障性风险方面,要妥善处理职工安置问题,优先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明确资金使用路径,并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在防范政策符合性风险方面,盘活存量资产项目要符合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法规等相关要求,保障项目质量,防范市场风险。
(作者单位:河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