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郭宇翔
我是《百姓看联播》中的“大头哥”。转眼间《百姓看联播》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什么样的内容是老百姓关心的,怎么说才能让老百姓记得住、听得懂,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琢磨最多的事。
“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看似容易,实则不然。为了让您爱听我唠嗑,我把拗口难懂的政策名词解释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生僻的行业术语用形象的比喻加以说明,再加上时下流行的网梗,不仅把新闻说活了,还把您逗乐了、让您记住了。比如,黄骅港装卸煤炭,我用“大型翻车现场”来形容;“河北的引水总量35.83亿立方米”我用“相当于19个衡水湖的蓄水量”来解释;河北一条条促消费政策我比喻成“小黄车”上新“链接”……无论是天气冷暖、出行服务,还是办事指南、政策新知,“大头哥”统统给您讲得明明白白、有滋有味、有趣有料。
《百姓看联播》不仅磨练了我的嘴皮子,还锻炼了我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让95后的我新闻业务加速跑。《百姓看联播》的主角是老百姓,而基层就是我们的采访战场。河北新闻联播就我省盐碱地特色农业给予了持续关注。我的足迹也踏遍省内4个地市11个县(区)的盐碱地,把镜头对准田间地头的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记录了旱碱麦、苜蓿、碱梨、河豚等12种盐碱地的宝藏农产品,挖掘出一个个盐碱地“变废为宝”的精彩故事。
《百姓看联播》还练就了我的十八般武艺。我不仅是主播和记者,还担当摄像、后期,能说、能拍、能剪,一人出门搞定全场,妥妥的新媒体“六边形战士”。在拍摄和剪辑中,我也没少下功夫。我努力寻找着节目的第二落点——“短视频镜头逻辑的变化”:把“推拉摇移”变成直接呈现、三秒抓人;把单屏的不足,用双屏或三分屏的形式来丰富;把一说到底,加入画中画、音效、特效和表情包,趣味十足。
一年来,《百姓看联播》已经播出了1700多条短视频,每一个点赞的小红心、每一个跃动的浏览量背后都是您的支持和鼓励,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将会继续努力,呈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