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35,上海淞南路上的五分之一社区餐厅,门口的面点和熟食档口已有不少老人在排队购买。餐厅经理孙超介绍,熟食档口是近期新设立的,主要售卖本帮口味熟菜,而面点档口经营一年多来已成为街上的“网红店铺”,不仅老人喜欢,很多年轻人和周边的上班族、工人也常来排队购买。目前,档口从早晨6点半营业至晚上7点,一天可以卖出8500个包子,买得多的顾客一次要买走20多个。
市面上包子铺不少,这家为何受欢迎?品种丰富是原因之一。荤包、素包、烧卖、馒头花卷系列中各有三四种选择,口味有甜有咸,另外还有茶叶蛋、豆浆、黑米粥、南瓜小米粥售卖。更重要的原因是价格实惠。鲜肉大包售价一只2.5元,香菇菜包一只2元,刀切馒头一只1元,黑米粥一份3元。上述价格是普通零售价,价目表上还有一排敬老为老价,相较前者更为优惠,比如鲜肉大包仅售2元,香菇菜包仅售1.6元,刀切馒头仅售0.6元。在餐厅入口处灯箱广告和南面的巨型广告牌上都清楚标注:此处为淞南社区为老爱心助餐点,凭上海市敬老卡可享受优惠价。
灯箱广告上还有一排红字:凭上海市敬老卡,一大荤、一小荤、两素菜一例汤仅需12.75元。孙经理说,这是专为老年人提供的优惠套餐,公司每周会出一份菜单,确保一周七天菜品不重样。
11点刚过,五分之一社区餐厅内已经坐满了一大半,还有十几个人在排队点餐。一位居民告诉记者,附近另一家社区食堂就没这么热闹。事实上,淞南七村、八村居民走到那里更近,过来反而要走2公里的路。为何舍近求远?一位正在用餐的淞南八村居民直截了当地表示:“价格差不多,但这家选择更多,味道也更好,宁可多走点路也要过来。”
社区食堂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就近助餐,但老人也会“用脚投票”。加上餐厅不仅仅服务老人,同样面向社会开放,一些选址不合理、菜品无法令人满意的餐厅也要做好被市场淘汰的准备。淞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做好社区食堂的监管和沟通工作,更好地满足周边人群的需求。
(本报综合: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 新华网 央广网 河北新闻网 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