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辛培 孙梦鸽)今年以来,冀州区冀州镇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土地综合收益,组织村民流转土地330亩进行规模化种植,并与收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经过科学管理,生产出的马铃薯达到优质标准,合作公司收购价格在每斤1元左右,“订单式”销售更让土豆供不应求,每亩地可增收1500元以上。
“‘订单土豆’不愁卖,农户种得放心,卖得又有保障,村民们在获得流转费外也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党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成功实现了一举多得,为我们打开了产业发展新路径。”该镇主管农业副镇长张瑞祥说,下一步,将在全镇大力推广这种做法,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近年来,冀州区持续在深挖种植潜力、改善种植销售模式、壮大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技术上下足功夫,不断推动土豆、红薯等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目前,该区发展“订单式”果蔬产业1.2万余亩,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