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琳哲)记者从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7月6日召开的河北省高温天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东北冷涡缓慢南压,逐渐靠近河北,挤占暖空气底盘,预计7月8日至9日,高温天气会得到一定缓解,但不会结束。另外,受到冷涡影响,会有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出现。
今年共发生5次全省性高温过程
今年以来(截至7月5日),河北省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15.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全省除张家口北部外,均出现高温天气,中南大部超过15天,石家庄大部、保定南部超过20天,正定达27天。全省共发生5次全省性高温过程,有7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高温是如何形成的?
这波高温如此“凶猛”,主要是有利于高温的因素基本凑齐了。其一,高空西北气流坐镇,不仅干燥而且下沉运动,从大背景上压制了云雨,保证了阳光;其二,低空暖气团自我国西北地区赶来增援;其三,夏至小暑之交,太阳本就毒辣,加热时间还长;其四,西风翻过太行山后急速下沉,给山前平原一带提供区域限定的增温效应。
河北省气候中心于长文介绍,6月和7月初通常是河北地区高温最集中出现的时段,占全年高温日数的86%,6月最多占比45%,7月次多占比41%。这一时段华北雨季尚未开始,水汽输送较弱,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气温高、湿度小,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并不罕见。
近期河北地区出现极端高温的成因有两方面,一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高温热浪发生更为频繁,强度也更强。统计表明,2000年以来河北省极端高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另外,今年年初和春季北大西洋西北部海域异常偏暖,会影响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华北易受高压系统控制。二是近期京津冀地区受暖气团控制,暖气团强度比较强,影响时间长;华北上空稳定维持庞大的大陆高压脊,冷空气不易南下,天空晴朗少云,辐射增温效应明显;加之目前进入夏至节气,太阳到达最北端北回归线附近,日照时间长。上述因素均利于高温出现和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