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勇于改革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有效整合党建信息资源,增强党建工作的实用性、互动性、参与性和民主性
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规律,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明确思路、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党建工作新思路。思想观念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以先进的理念来引领。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国有企业面临的这些新环境、新任务和新挑战,呼唤着党建工作的创新与突破,迫切需要党组织与时俱进,紧跟企业改革发展的节拍,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形成更加开放、更加融入、积极转变的党建工作新思路。一是树立开放的理念。通过树立开放的观念、构建开放的体系、完善开放的机制、创新开放的方式,在推进企业整体工作上发挥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树立融入的理念。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推动发展力、改革创新力、凝聚保障力作为检验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主要标准,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树立转变的理念。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使党的建设由“权力型”向“魅力型”转变、由“围绕型”向“融入型”转变、由“号召型”向“机制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促进党的建设在转变中加强,在改进中发展。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建工作实效。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生命力在于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科学的方法来推进。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日趋完善和企业改制重组、转型发展的逐步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形势任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党建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科学把握党建工作客观规律,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党建工作进行改造和革新,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实效。一是拓展工作领域。传统的党建工作领域,多是以党的自身建设为重点,党建工作内容以学习、教育和开展活动为主,工作对象主要在党内,这些明显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为全面提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二是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也必须以扎实有效的活动来推进。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党员的岗位特点,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主题实践活动成为推动企业重点工作、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力抓手。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当今时代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积极适应现代工业信息化的新进程,勇于改革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有效整合党建信息资源,增强党建工作的实用性、互动性、参与性和民主性。
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党建工作保障力。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科学的制度来保障。科学的制度对于保持和发展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把机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及时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一是构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通过明确党组织和党员的具体职责任务、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程序,积极创新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党建工作向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和民主管理转变,解决党的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评”的问题,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构建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总抓手,完善企业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健全完善党建工作问责、“三重一大”决策、党务公开、“三会一课”、党组织书记述职等制度,形成责任明确、谁抓谁负责的长效机制。三是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始终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进一步在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上下功夫。要按照高效、量化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参照生产经营、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的考核要素,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党建考评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