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区域承德

丰宁城乡小法庭 释放为民大能量

本报讯(通讯员王海龙)近年来,丰宁满族自治县土城人民法庭按照示范法庭建设标准,重塑法庭外观、配齐网络设备、提升诉讼服务、完善法庭功能,以“一村(校)一法官”“一村1-2名特邀调解员”为标准,在辖区60个行政村及13所中小学设立了法官工作室,聘任特邀调解员113名,形成“法官+特邀调解员+N”的新时代法院特有的解纷模式,初步实现“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不再是难事”的目标。全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951件,审结923件,结案率97.06%,调撤率达到了88.95%,全年未发生一起涉诉信访案件。

完善法庭功能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结合智慧法院建设,在法庭建立起“一站式”诉讼服务室和培训课堂,通过“千条线纳入一张网”的方式,充分利用诉讼服务平台、冀时调平台、民声法语微信群等进行普法培训、线上立案、委托调解、网上开庭,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在家就能立案,在家就能参加庭审的便民服务。积极探索法庭参与执行机制,制定《人民法庭参与执行工作办法(试行)》,加大财产保全力度,推动特邀调解员参与执行调解,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即时履行;送达法律文书时,同时向原告送达《执行风险告知书》提醒其注意收集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并及时申请执行;向被告同时送达《拒不执行法律后果告知书》,明确告知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使其不想拖、不敢赖。一年来,法庭共直接立案461件,网上开庭339件,参与执行71件,执行标的额达429万元,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特邀调解员,如三间房村的于林、柳条沟村的杨柏红等人,在协助立案、查人找物、协助送达、协助执行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联动党委政府

积极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向辖区党委政府宣讲“三个一”文件精神,提出建立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建议,得到高度重视。窟窿山乡、小坝子乡党委政府在法庭的建议下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动源头化解的实施意见》,将法庭、派出所、土地所、司法所等部门纳入分工协作、多元化解纠纷工作体系。一年来共开展多部门联合普法7次,多元解纷26件。特别是在处理涉众的土地流转纠纷案件中,多元解纷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某公司拖欠窟窿山乡、黄旗镇下辖9个行政村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法庭干警及特邀调解员与党委政府、土地所、司法所等部门多方参与协调化解,最终达成协议,保障了450户农民合法权益,及时收回土地9000余亩。

创新服务举措

完善纠纷预防新指引

法庭辖区地处交通要道,客运、货运车辆来往不断,交通事故易发、频发,干警洞察潜在风险,深入调研,实地走访,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纳梳理,向当地政府、交警中队、治超站发出《交通事故法律风险防控预案》,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改善路况、增设警示牌、严格治理超载超速等措施,使交通管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针对辖区内村多人密,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社借款、乡村生态保护等案件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及时向乡镇政府、村委会、金融机构发出规范合同、倡导诚信、注重生态恢复等方面司法建议10份,全部被采纳,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服务。其中窟窿山乡党委政府对法庭提出的《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给予高度认可,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并书面回复采纳建议。

进校园护成长,探索平安校园新模式。司法下沉学校,深化一校一法官暨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强化与家事审判庭、乡村党委、妇联等部门的联系,完善未成年人联合保护机制,为辖区13所中小学提供法治教育,着重从防电信诈骗、防校园欺凌、防溺水等方面进行宣讲,提升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共组织法治课14次,进校园普法宣传26次,覆盖师生2000余人,提升了未成年人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其中与窟窿山乡政府、丰鑫实业公司、窟窿山乡中心小学联合举办的“安全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法庭送法、企业送温暖”等系列普法活动受到师生们的普遍好评。

2023-04-1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5806.html 1 丰宁城乡小法庭 释放为民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