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珊珊)“驿站古镇情不老,村规民约续今朝,振兴乡村曲独秀,村民自治育英豪。”近日,平泉市南五十家子村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村民霍春清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近年来,南五十家子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激活乡村社会治理的“一池春水”。
在村党支部书记霍剑军的发动下,南五十家子村从2013年开始陆续成立了5支村级志愿服务队。每到节假日和农闲时节,队里的志愿者们就会组织开展歌舞、诗词朗诵、书法绘画等文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文明风尚,讴歌赞美身边的道德模范、致富能手。同时,该村文艺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老弱病残分忧解困,每年春节前夕为老党员、复员军人、五保户写春联、送温暖。
在该村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全村学雷锋做好事的志愿活动风生水起。2022年,南五十家子村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名单,荣获“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原来我把村规民约揣进兜里,如今我把村规民约记在心里、落实在生活中。”南五十家子村村民金宝林说。该村党支部委员霍婷婷介绍,村“两委”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基本形式,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完善村代会、监事会、理事会等组织架构,让村民“动起来”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同时,该村将村规民约以“口袋书”的形式逐户发放到村民手中,使村规民约成为村民第二个“户口本”和“身份证”。
据了解,南五十家子村地处平泉市经济开发区,大部分土地被国家收储,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很多。为此,该村党支部针对劳务输出需求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成立了“南五十家子村农民普法维权协会”。协会聘请专职技师对村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使300多名青壮年农民获得电工、钢筋工、水暖工、放线工等建筑施工上岗证书,成为享誉京津唐建筑工地的“蓝盔部队”。农闲时节,协会聘请法律顾问对村民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常识培训,提高农民自觉维权的法律意识。协会成立以来,已累计参与外出务工农民因工伤、工亡、交通肇事引发的民事纠纷维权60余起,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380多万元。
据霍剑军介绍,下一步,该村将以自治为本,以法治为纲,以德治为根,继续将民主法治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大浪潮中,绘就乡村社会治理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