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任树春)承德市坚决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政治责任,担当负责,夙兴夜寐,统筹推进“治水、管水、涵水、护水、节水、保水”六项行动,持续加强五项举措,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承德市河湖治理保护成果显著提升,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持续加强水生态治理。全市投入资金5.3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8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河道治理速度持续加快。大力实施“800里滦河水质保护”“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河道行洪能力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完成河道防洪达标治理168公里,达标治理率提升4.35%,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制定印发《承德市2022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深入推动落实“一断面一策”目标管理,实施水质目标管控机制,全年滦河干流5个国、省考地表水质断面达标率均为100%。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2022年计划的46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建设全部完成。
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以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持续提升以潮河、滦河为重点的水质保障能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27%,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3%以上,主要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1%,农药和农用化肥使用量保持零增长。
持续加强水域岸线管控。依法强化水域岸线管控,全力维护河湖安全水环境。对267条河道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立行立改问题173个,列入“三个清单”台账推进整改问题12个。
持续加强典型示范创建。以宽城县“全省第二批河湖长制典型示范建设试点”建设为契机,坚持上下联动、共同探索,创新建立了潘家口水库库区和周边区域联防、联治、联建三大工作体系和九项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提升流域区域内河湖生态环境联合管护能力,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共防、共治、共建、共享成果提供了长效机制保障,为地方政府与水利部流域机构开展合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首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