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震军 通讯员孙涛)卢龙县创新“4+”机制推进“除三气(惰气、暮气、俗气)、增三劲(干劲、闯劲、实劲)”作风纪律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以下简称“百日行动”),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增本领、转作风、创佳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立“自查+定责”增压机制
卢龙县将百日行动与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整改工作相结合,增强专项行动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全县各单位立足本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制定本单位的行动方案,构建起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员干部身上可能存在的惰气、暮气、俗气,精准画像,梳理出3类6项18个方面问题,组织67家单位3766名党员干部开展自查自评,主动认领问题。参与分工的486名科级干部认领问题1223个,制定整改措施2037条。同时,将76名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重点,开展问题互评,对自己没有认领但互评反映较多、涉及71人的162条问题点对点反馈,纳入个人问题整改清单,让查找的问题更全面、更准确。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目前,全县65家单位,共计4509人全部完成定岗明责,将具体工作责任细化到领导干部和具体科室、具体责任人,构建起上至主要领导、下至一般干部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
建立“晾晒+通报”考评机制
全县各单位根据明岗定责情况制定各个工作岗位《后两周工作量化表》,与所有党员干部填报的《前两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表》一并上墙公开晾晒,比进度、比形象、比干劲,并将双周晾晒结果纳入干部实绩档案,挂钩季度绩效考核评优、年终评优评先资格,以责任倒逼落实。
百日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制发《“除三气、增三劲”百日行动进展情况通报》,坚持直面问题、点到人头通报,指出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短板和差距,提出改进工作建议,以责任倒逼落实,激发机关干部的责任心、紧迫感和危机感。
建立“表扬+问责”报告机制
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基层推荐上报、活动评比选树等渠道,围绕敬业奉献、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等方面发现和挖掘群众基础扎实、事迹真实感人、时代特点鲜明的先进典型予以通报奖励,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激励鞭策各单位对照先进找差距,对比优秀抓落实。目前,共收集先进典型经验30余个,推出正面典型8人。
对百日专项行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查处的典型案件及处理结果,定期公开曝光。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建立快查快办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研判、优先处置,重点案件由县纪委监委直接查办或指定办理,从严查处。目前,联合督导组督导暗访机关作风纪律40余次,发现查处违反“四风”问题22件,反面典型5人,均予以通报,切实让干部有压力,促进作风问题扎实整改。
建立“重点+瓶颈”突破机制
卢龙县委督查室会同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建立联合督查制度,设立2个督导组,形成同频联动、协调运转、共抓落实的联动工作格局和督查考核网络。将“卢龙县云督办平台”作为开展百日行动促进落实的有力抓手,制作逐月倒排时间表、路线图。建立“重点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对各单位重点工作办理情况每月考评,形成“目标分解—序时推进—验收考核”全流程台账式管理,全县各单位推进任务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开展百日行动,卢龙县的“三气”越除越净,“三劲”越增越强,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谋划的中国式现代化卢龙绿色制造业强县、甘薯产业强县等十大场景画卷正徐徐展开。创新设立“我来办”办公室,解决企业审批、生产、运输等问题200余个,佳士伦包装、锐鑫生产线扩建等17个项目全部完工,营商环境得到优化提升;投资4.83亿元的102国道改线工程和投资0.6亿元的龙城路南延工程均已竣工通车,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乡村振兴提质行动再结硕果,荣获“2022年河北省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县”称号,鲍子沟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