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4版:专题

多彩产业壮大乡村实力 文旅融合提升乡村品质

峰峰矿区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峰峰矿区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游客在油菜花海拍照合影。 构建红色旅游、绿色苗圃、黄色金谷杂粮和油菜花、白色食用菌、彩色鲜花产业,电商、陶瓷等“五色+N”区域特色产业体系。 实施“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构建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多彩产业格局。

探索旅游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唤醒“沉睡资源”,有效拓宽村民增收途径。

风正好发力,惠农正当时。

优质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俗文化,多彩的产业体验……峰峰矿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邯郸大地铺展开来!

峰峰矿区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以乡村文明为基础,以全域旅游为依托,促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着力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硕果斐然。他们先后摘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国森林乡村2个、全国文明村2个,获得“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

多彩产业勾勒最美乡村画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峰峰矿区地处丘陵地带,传统农业发展空间有限,而且经济效益偏低。当地政府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线上销售,我们的谷驼小米最远卖到了海南,还有许多从上海、山东等地慕名而来的客户,其中不乏多次购买的回头客。”金秋时节,数百亩丰收在望的黄澄澄、沉甸甸的谷穗铺满了田野,峰峰矿区谷驼村党支部书记房学军站在田垄上难掩喜悦之情。近年来,谷驼村建立了生态农业小米加工厂,注册“五家谷驼”商标,“谷驼小米”已成为峰峰特色农产品的标志品牌。2019年,谷驼村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让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小米成为该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黄金米”。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峰峰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2019年,该镇上一村在建立红薯合作社的基础上注册了“上官红”红薯品牌,积极发展红薯深加工,开发了红薯淀粉、粉条、皮渣等系列产品,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同时,配合仓储物流建设产业基地,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销量。此外,结合峰峰镇的旅游特色资源,打造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红薯小镇”,让小红薯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薯”、幸福生活的“甜蜜薯”。

近年来,峰峰矿区按照“盘活资源、整合项目、创新方式、强化管理”的思路,探索出了“村集体+龙头企业”“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村集体+公司+园区+农户”等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带,构建区域特色产业体系——红色旅游、绿色苗圃、黄色金谷杂粮和油菜花、白色食用菌、彩色鲜花产业,电商、陶瓷等“五色+N”,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多彩产业格局,用园区经济带动了农村三产融合,平均带动农民增收3000元,彻底消除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目前,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10个、3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39个、10万元至30万元的村64个、5万元至10万元的村44个。

“文明银行”储蓄文明新风尚

“自从有了‘文明银行’,乡亲们都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村里的乡风文明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如此,乡亲们还可以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礼品,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说起村里的新变化,邯郸市峰峰矿区炉上村党支部书记胡海文就乐得合不拢嘴。

胡海文介绍,炉上村以“文明银行”为载体,设立家庭光荣榜,发放相应分值的积分卡,在村民“家门口”建成积分兑换站,根据积分多少领取奖品,奖品有香皂、卫生纸、大米、热水壶等20余种,鼓励村民从好人好事、不乱扔垃圾等点滴小事做起,坚持不断培树村民文明新风尚。在峰峰矿区,像炉上村“文明银行”这样的积分兑换模式已全面推行,全区157个村庄建立了“文明银行”,村民或社区居民以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志愿服务时长等换算积分,凭“积分”到“文明银行”兑换相应的日常生活用品,以文明行为“小积分”撬动文明实践“大能量”。

今年以来,峰峰矿区以乡风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实施“文明银行”积分制度,通过该区自建的智慧平台,采取“村民+正反向双重评价+奖励”的模式,建立了“1个平台、7个板块、44项积分制度”,将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树立美德新风、参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荣誉奖励七方面内容,分项累计积分,促进村民道德提升,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新风,美化人居环境,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

全域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新赛道”

石房、石路、石墙,依地势高低错落,太行山脚下的响堂山村古朴宁静,秀美如画。1990年,随着新民居的建设,村民从窑洞里搬进新村,老村成了“空心村”,上百孔窑洞闲置。该区将响堂山村和北响堂山周围几个村统筹规划建设,“筑巢引凤”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如今,响堂山村120孔窑洞,窑内现代化、窑外美如画,不仅深受游人的喜爱,也成了电视剧、电影的拍摄基地,每年可给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40多万元。

近年来,峰峰矿区启动了传统古村落活化保护工程,加大修缮保护力度,对古村落窑洞、笼盔墙等物质载体进行活化利用,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探索旅游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唤醒“沉睡资源”,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有效拓宽村民增收途径,让村民端上“新”饭碗。

该区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景”总体目标,创建镇域特色“土字品牌”“特色品牌”“区域品牌”,以提升发展全域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挖掘各村地域特色,积极发动各属地乡镇和分包部门开展乡村振兴提升工作。在生态修复上,该区11个乡镇打造了11个生态湿地公园和11个千亩片林,每个乡镇都有了赏绿、玩水、踏青的好去处。在荒山治理上,启动了贺兰山、南响堂山、西山等重点绿化工程,由单体绿化向规模化治理转变,真正把矿山、荒山变为了“青山”“景山”。同时,该区以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为契机,对沿河村庄重点提升,实施“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以滏阳河沿线产业结构“一轴、四区、三特色、多点”为抓手,结合现状资源和产业开发,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在全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努力提高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水平。(何艳萍 赵瑞瑞)

2022-11-30 多彩产业壮大乡村实力 文旅融合提升乡村品质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7801.html 1 峰峰矿区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