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度

体育旅游切莫“人走茶凉”

7月30日,选手在宣恩县仙山贡水旅游区的贡水河上参加单人划艇比赛。

2月13日,游客在海南三亚皇后湾海域体验冲浪运动。

8月6日,人们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体验滑冰运动。

两位青年登山向导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训练。新疆丰富多样的地形为户外运动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

□郭静原

据统计,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正在以每年30%至40%的增速发展。体育的竞技、娱乐等基因拓展了旅游内容边界,催生出多元融合下的N种可能:体育小镇、体育主题公园、体育运动度假综合体、体育运动俱乐部……加之城市马拉松、公路自行车赛的热度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意在通过引进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当地旅游。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对生活方式、体育运动以及身心健康都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休闲旅游新场景、体育运动新模式的带动下,体育旅游当然不乏许多成功案例,但也有不少赛事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喧嚣过后陷入“人走茶凉”式的冷清。不止于此,很多旅游胜地开发户外运动基地,往往因缺少对户外运动的基本认识,不专业的体育设施和运营方式难以满足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对高强度体育旅游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也缺乏全面保障。

体育旅游不只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各地积极推动体育旅游项目上马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是“体育+”不是万能药,体育旅游市场无序生长、重规模轻质量等问题依然存在。地方政府寄望于体育运动为城市“带来人”,而如何“留住人”的问题更值得每一个城市管理者深思。只有根据本地特色和文化特质进行合理开发,强化因地制宜的监管和经营才能有所收获。

“体育+旅游”要注重品牌打造。以体育活动为场景,以文旅体验为内涵,深度挖掘适应当地旅游资源与人文特色的体育IP,并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场景设计,弘扬体育精神,实现旅游、文化、体育三者充分交流与融合,塑造城市品牌价值。

“体育+旅游”还要注重体系打造。相关部门应出台体育旅游标准,通过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体育旅游的规范化和精品化建设,持续完善体育赛事的服务管理与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培育一批体育旅游龙头企业。

花样翻新的体育新业态、新模式,是激活体育消费市场潜能的重要驱动力。“体育+”生态为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抛出了橄榄枝,为了不让“千赛一面”“千城一面”再度上演,打造多样化、可体验、可参与的体育旅游场景,实现体育IP品牌效应的最大化,才能助推体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综合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旅游报、河北日报等)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2022-08-25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2010.html 1 体育旅游切莫“人走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