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题

促进公共服务发展 引领人民健康生活

唐山遵化市第三实验小学的老师指导学生投掷陆地冰壶。新华社发

□记者 王璇 张博纳 李梦颖 许付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将围绕建设文化教育体育繁荣、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河北,全面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

近年来,河北全面推进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化惠民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坐落于石家庄市赞皇县土门乡秦家庄村的“中国美丽乡村艺术馆”,是太行山区建成并开放的第一个公益性乡村综合艺术展馆。开馆近两年来,在当地政府、艺术机构及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的支持下,举办了多次艺术展览及艺术家采风创作活动。

“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宁晋、赞皇、饶阳等地联系,开展文化扶持合作工作。”省政协常委、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馆长张立农告诉记者,河北美术馆利用自身的美术资源,多次为区县艺术馆开展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提供艺术上的帮扶和支援。

此外,河北画院的艺术家们坚持13年开展“走进太行”大型写生采风创作活动,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进行多地巡展。艺术家们希望用自己的画作,不断弘扬燕赵文化和太行精神,让文艺作品深入人民,感染人民,激励人民,给群众带来美的享受。

2021年12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遍达标,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距、与京津差距进一步缩小。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基层、均衡发展,将实现全民共享文化成果,提升幸福指数。

文化惠民给群众生活增添幸福色彩。自2018年开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年年被列入我省20项民生工程,全省年平均文化惠民演出达2万余场次,有效推动了全省基层文化事业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三点半”课堂让教育成长更快乐

过去一年,河北省积极推进教育“双减”政策,落实多项举措,有效解决课后“三点半”难题。

“官方带娃”可不只是看孩子那么简单,从弹性放学到按需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从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到积极探索开展各具特色的兴趣活动,各地“校内课后服务”不断升级,体现出教育的温情、惠民的温度。

河北省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做法在全国推广,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持续得到满足,“双减”政策正在落地见效。

省政协委员、邯郸市广平县第二中学校长冷继英表示,学校通过推出一系列落实“双减”政策的举措,使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可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阅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冷继英指出,确保“双减”政策切实落地,也需要家长认识到“双减”的必要性,不能以牺牲孩子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提高分数。另外,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大对音乐、美术、体育等必要资源的教师招聘和培训力度,满足开展“三点半”特色课堂的需求,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冰雪运动普及让群众体育更有活力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临近,燕赵大地随处是群众拥抱冰雪运动的欢声笑语:冰雪大篷车开进乡村,带来冰雪运动器材,供群众体验;各项冰雪赛事成功举办,吸引爱好者们同台竞技;“冰雪运动进校园”在我省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带动广大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近年来,河北省在全力做好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基础上,紧抓“去哪滑”“谁来教”“谁去滑”3个关键,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给“健康河北”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多年来,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创办人孙永青致力于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六年多来,该校已为河北省队及国家队输送多名运动员,成为当地青少年成就冬奥梦想的摇篮。孙永青提出,要畅通冰雪人才的输出渠道,让青少年学习冰雪运动、投身冰雪事业没有后顾之忧。

自2016年起,该校实施“百千万工程”,每年冬季,组织全校4000名师生到崇礼雪场参与体验雪上冰雪项目,旨在培养一百个专业运动员,培养一千名冬奥先行官,带动一万人上冰雪,爱上冰雪运动,真正让冰雪运动融入学生的生活。凭借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该校不仅让滑雪这项运动“滑”入寻常百姓家,还让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找到了新的成才之路。

“据我观察,我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冰雪竞技运动带动、群众冰雪普及固基、专业院校提质的冰雪人才多元培养模式。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毕业生都走进雪场,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孙永青坚信,随着后冬奥时代的到来,中国将进入冰雪产业黄金发展时期,我们冰雪人才的输出渠道将会更宽广。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教育减负放飞个性,乐享冰雪点燃激情……相信新的一年,还将有更多贴心惠民的好政策、好举措出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2-01-1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9999.html 1 促进公共服务发展 引领人民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