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赵利庆)12月12日,华北油田采油一厂同口作业区地质工程组副组长刘小英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打开了厂生产数据集成应用平台,调取同二站所辖油井功图的生产数据,分析和排查异常井。然后,她又打开了同口至雁翎输油线的管线输量对比数据进行观察。这是该厂研发的生产数据集成应用系统上线后为一线技术人员带来的便捷。
近年来,随着该厂数字化建设范围的扩大,数据的集成利用成为制约采油厂提升管理的现实问题,曾经多达40余个软件、系统、界面等生产和管理的数据,散布于不同部门,大量的实时生产数据沉淀在一线。一线站点的数据管理负担重,资料填报、报表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需要人工收集、传递并进行整理加工分析。
面对这一难题,该厂不等不靠,从2019年开始,谋划整合利用全厂生产运行数据、经营管理数据,经过大约两年的时间建设,完成了数据池、整体框架、数据流向梳理、数据初始化、现场核对、编码开发等工作,经过内测、公测、试运行等环节,此平台于12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是该厂汇聚多年现场数字化建设,以及近些年数据传输网络完善及数据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实施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平台集成了油水井、站场工艺设备与装置的实时数据与日数据,自动生成设备运转记录,输油线、集油线等管道数据的实时输量的对比,实现了所有人员岗位与权限的匹配联动,以及设备、工艺等基础台账资料的联动统计查询,同时开发了文档管理、采一搜索等特色功能。系统采用当前流行前后端框架进行设计,可兼容目前主流浏览器和用户操作习惯,生产现场与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同一平台可直接使用,具有数据直观、多级穿透、学习成本低、免培训等特点。
该数据平台的上线运行,为采油厂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方式,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同时借助数字化建设的成果,改变了员工传统的报表填写模式,摆脱简单、重复性的数据采集,切实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让员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字化建设带来的高效和便捷,更好地促进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变。
随着数据平台的启动,该厂将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按照“三个统一”,即统一的管理保障体系、统一的标准化信息共享机制、统一的平台维护和保障制度,从源头上保障数据的真实度、准确度和上线率,从管理机制上保障平台的应用效果,同时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最大限度挖掘数据潜力和价值,推动采油厂的管理提升与升级转型。
此次正式启动运行生产数据集成应用平台,一线负担明显减轻,生产数据流转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数据汇聚分析为生产决策、经营管理提供了便捷的获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