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

把握战略主动 加快建设金融人才创新高地

□沧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调研组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金融业是人才和智力密集的行业,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大批金融人才。沧州市金融业聚焦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的奋斗目标,加快建立金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加快建设金融人才创新高地,不断提高金融系统队伍建设水平。

金融人才培养的成效

近年来,沧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沧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充分发挥在全市金融系统中的协调服务作用,将金融人才工作作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金融系统队伍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的重要载体,带领全市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人才工作精神,在“人才培训、人才培养、人才识别”等方面发挥积极牵头引领作用。

2020年,实施“金融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建立了“管理咨询”“培训讲师”“优秀学员”三个“专项人才库”;2021年,组织实施“金融人才培养拓展计划”,全市各金融机构优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内容,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机制。金融机构新制定及修订人才工作制度77项,形成14项人才调研成果,组织培训18091期,培训人员339751人次,沧州市金融人才工作经验在全省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推广交流,入选2020年度沧州市“亮点工作”。截至2020年末,沧州市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持有各类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数为5859人,占比27.24%。同时,通过组织金融工作信息采编培训和人才管理综合培训、金融人才培养拓展专题培训班、“狮城好青年”之青年金融工作者选树、“十佳大堂经理”选树、金融系统职业资格认证经验交流会、金融人才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青年金融工作者经验交流会、主题演讲比赛、组织金融机构内训师将授课课件申请版权登记等一系列措施,带动全市金融系统人力资源统计、人才专题调研、人才工作制度建设、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典型人才选树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当下,传统金融领域逐步变革,复合型人才是推动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与新生力量。通过调研发现,各金融机构均渴求高素质人才,但不同行业侧重点有别。银行业机构紧缺复合型的基层管理人员、专家型的产品和业务精通人才、市场营销能力强的营销服务型人才、基础类业务技能操作类人才,尤其对经验丰富的综合型管理人才以及善于把控经营风险的高素质经营人才非常青睐。农信社系统反馈金融风险管理师、金融理财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税务师等高层次现代化复合型金融人才相对短缺。保险公司缺乏优秀营销人才、综合管理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内勤人员。证券机构紧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证券经纪人、有财富管理经验的投资顾问、有市场开发能力的营销人员。

由此可见,巨大的人力储备和人才支撑是有效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核心。

金融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金融人才是金融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对标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和国内先进地区发展层次,沧州金融人才发展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首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沧州市正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广泛开展、新一轮南资北移等重大机遇。中国共产党沧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一四五九”工作思路,明确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等具体要求,对全市金融系统人才队伍综合水平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沧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申报的《金融人才培养拓展计划》入选沧州市“人才立市”重点人才项目,金融人才培养拓展计划的深入实施为全市金融人才工作再上新水平增添了新活力。

其次,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国内部分省市对于金融人才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人才工作举措创新度、影响力、辐射面不断提高,给沧州市金融人才培养带来一些问题:京津地区强力吸附、现有金融人才质量亟待提升、本地高校金融人才供给如何更加高效地与现有金融机构需求对接。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京、天津对京津冀区域内高校毕业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沧州市产业规模、金融业态发展层次、薪酬待遇等对京津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本地金融人才频向京津地区流动,引进京津金融人才相对困难。二是分析沧州市现有金融人力资源的学历、职称、职业认证结构情况,出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可喜变化,对于人才业务能力提高只会加分添彩、好中更优。三是沧州市本科层次高校不多,金融相关专业人才供给与金融机构需求契合度、对接成效有待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沧州市金融人才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金融人力资源迫切需要向人才资源高质量集聚、转变提升。

加快建设金融人才创新高地

面对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建设能够与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匹配的高水平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刻不容缓,沧州市应以“优化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优质供给、研究交流”五方面为着力点,推动金融人才工作不断跃升新高度,取得新成效。

优化金融人才政策。积极学习借鉴上海、广州等地金融人才政策、措施、先进经验,结合沧州市实际,探索研究制定专项金融人才政策,以政策优势、优质环境吸引人才,为金融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进一步推动人才培训、学历提升、人才交流工作,力争在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培训质量、职业资格证持有数量上有进一步提升。对标先进地区经验,探索研究制定沧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评定”等相关政策,通过吸引力强的金融人才政策、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产业规模,吸引更多高端金融人才到沧州工作创业。

盘活金融人才存量。持续巩固“金融人才管理培训”和“金融人才管理讲堂”活动成效,提升培训授课质量水平。研究逐步建立涵盖“金融工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自身、金融全行业”的综合性、开放式金融培训体系,鼓励关联性跨行业培训、专题式多行业培训等方式,重视培训效果考核检验,在金融人才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实效性上有新的跨越式提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多类型的金融交流会议,加强各金融机构间多领域的横向沟通交流学习,探索研究建立金融工作管理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人才常态交流机制,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管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复合型干部,培树一批具有多元知识背景、适应多岗位业务操作的典型人才,带动金融系统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扩大优质金融人才增量。鉴于银行二级分行无独立人才招录权限,建议在向上级行提出金融人才需求计划时,突出高点站位,着眼金融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既坚持因地制宜又能着眼长远提出用人需求。对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要充分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机遇,加强与京津、雄安新区的工作对接,积极吸引金融从业经验丰厚、行业认可度高、职业认证和学历职称均比较上层次的优质金融人才。

提升本地人才供给质量。加强对沧州市高校金融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促进沧州高校加强与京津高等金融院校合作交流,推动沧州高校与金融机构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招聘就业等方面的广泛深入合作。通过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到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挂职交流或跟班学习,金融机构人才到高校兼职任教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金融人才队伍的素质。

加强金融理论研究与人才交流。以沧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所属事业单位“沧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加强金融研究和对外考察交流学习,引导金融机构中致力于金融研究的专业人员在与高校对接中持续提高研究水平,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于金融事业发展。引导各方善于运用金融视角分析问题,运用金融工具解决问题。通过开放式合作交流,持续扩大金融人才工作研究宣传的层次和水平。

2021-11-2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7358.html 1 把握战略主动 加快建设金融人才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