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题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聚焦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工人在查看电焊机器人产品信息。

新河县南马庄村汇珍农场的工作人员在采摘葡萄。

石家庄市深泽县小堡村的一家布艺生产工厂,当地妇女加工布艺产品。

河北春蕾3D打印产业园内,技术人员组装调试3D打印设备。

工人在阜平县平阳村手工业扶贫车间工作。

①借冬奥机遇,宣化打造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②京雄高速河北段与荣乌高速新线交会的泗庄枢纽互通。

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深入实施“三六八九”工作思路,接续开展“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如今,“三件大事”齐头并进,重大国家战略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超额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蓝天白云天气越来越多;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惠及广大群众……全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发生了历史性新变化。

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北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也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顺应时代大势、主动担当作为,牢记初心使命、共同拼搏奋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优异答卷。

这5年 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这“三件大事”极大地振奋了燕赵儿女奋进新时代、共铸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河北举全省之力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同心一朵花

协同一盘棋

7年多来,河北省已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6万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00多个,投资额1.18万亿元。

这些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京张高铁、石济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开通运营,京台高速、延崇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航……

在协同治霾的努力下,2021年1月至8月份,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河北省省本级和13个市群众就医时,可持社保卡在北京23家、天津62家试点医疗机构进行个人账户、普通门诊统筹(根据参保地政策)直接结算。

教育合作不断加深。河北与京津采用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高等教育深入合作,先后组建京津冀工业院校、师范院校等9个创新发展联盟。

文化旅游协同推进。京津冀共同培育打造一批以长城和大运河为主题的特色文旅产品和线路,共同塑造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

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86393.2亿元,约占全国8.5%左右,比2019年增长2.4%,区域经济水平稳步增长。

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同心同向同力,京津冀协同发展7年,交出了优异答卷。

雄安画卷徐徐铺展

“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历史性战略部署降临这片土地。

2019年至今,雄安新区启动实施重点项目177个,累计完成投资2969亿元。铁路、高速公路区域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总长度545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道路网全面建成。各重点片区和一批市政基础、公共服务、公园绿化、商业办公等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城市基础架构搭建完成……

四年多来,河北全省上下控源、截污、治河、补水、搬迁综合施策,全力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78个淀区村的污水、垃圾、粪污不再排入淀中,89座高水平污水处理站对污水全收集全处理,600多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治理完成,13000多家“散乱污”企业得到排查整治。

到今年上半年,“千年秀林”已累计造林42.8万亩。如今,雄安正全力推进启动区中央绿谷一期、二期和起步区绿化带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大清河片林。

10月19日,雄安新区启动容东片区首批安置住房分配现场摇号工作,标志着雄安新区首批安置房将陆续开始交付,容东片区作为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即将投用。

全力筹办冬奥

两张精彩答卷

目前,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正争分夺秒、有序推进无障碍及各类临时设施建设,加快赛事核心区环境整治。为确保场馆顺利运行、赛事顺利举办,河北省加快推进赛事组织运行工作,冬奥场馆及交通、电力、通信、安保、气象、医疗等与赛事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均达到了测试赛保障需要。赛事组织运行持续优化完善,具备了举办冬奥会的条件。

今年9月29日,年产800万吨钢铁的宣钢全部钢铁产能实现关停。作为国家唯一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利用风、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低碳奥运专区。如今,“氢能张家口”已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

生态环境更“绿”了,产业结构更“轻”了,群众生活也更“美”了。2020年,张家口崇礼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96元,比申冬奥成功前几乎翻了一番。

借筹办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截至目前,河北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已超过2400万,比2016年同期翻两番。“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带动全省30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即将从愿景变成现实。

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冰雪场馆设施服务的逐步完善,有力带动了我省冰雪旅游的发展。2020-2021雪季,崇礼区接待游客235.02万人次,同比增长78%,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83%。2020年张家口全市冰雪旅游游客突破650万人次。

河北正举全省之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张家口赛区各项筹办工作,向着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发起全力冲刺。

这5年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河北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2020年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上首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有保障。

精准扶贫

用发展根治贫困

河北坚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健全完善县乡党委书记脱贫攻坚“擂台赛”和防贫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

支持更加集中——省委、省政府全方位加强政策扶持,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贫困地区倾斜,2018年、2019年、2020年省级财政投入分别增长314%、33.9%、26.5%。

举措更加有效——河北于2018年在全国首创县乡党委书记脱贫攻坚“擂台赛”制度,形成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力量更加磅礴——从2016年起,京津两市陆续对口帮扶张家口、承德、保定3市28个县,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62.85亿元,实施项目2356个。也是从2016年起,我省向7746个贫困村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

巩固成果

多措并举防返贫

做“精准”文章,下“绣花”功夫。河北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

产业扶贫全覆盖,增强造血功能。全省因地制宜实施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特色手工业等产业扶贫项目5.3万个,培育扶贫产业园62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6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591家,使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就业扶贫稳收入,端牢幸福饭碗。加强京津劳务协作,多渠道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群众就业。2020年全省贫困劳动力务工90.37万人,相当于2019年务工人数的130.1%。

科技扶贫增动力,脱贫跑出“加速度”。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30多年推广实用技术36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让10多万农民摆脱世代贫困。更多的“李保国”奔赴乡村一线,今年截至8月,我省已向基层派驻国家“三区科技人才”、省级工业和农业领域科技特派员2752名。

生态扶贫促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加速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搬出大山天地宽,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我省提前1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涉及7市35县(区)的30.2万名搬迁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安置。1073个农宅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全部完成治理。

接续奋斗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我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对脱贫县扶上马送一程,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将62个脱贫县全部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旅游产业、家庭手工业等特色产业,统筹抓好县城扩容提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防贫监测帮扶机制,两年没有发生返贫致贫现象。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精准防贫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脱贫防贫6项重点任务清单。今年出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健全完善监测网络系统。两年来,全省没有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

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突出全省12个主导产业、107个特色产业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解决产业问题和就业问题。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60元,同比增长14.6%,增速为近8年最高。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增速为近10年最高。一产增加值1429.9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为“十三五”以来最高。

这5年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转出新天地

焕出新动能

河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等六大行业全部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定去产能任务。传统优势产业“瘦身”,同时也在“健体”。2018年以来,河北部署开展“万企转型”,钢铁等产业加速提质升级,河钢集团聚焦发展精品钢,成为国内第一大家电用钢供应商、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

“十三五”期间,河北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万多吨,压减煤炭5500多万吨、水泥1100多万吨、焦炭3100多万吨、平板玻璃4900万重量箱、火电230万千瓦,超额完成“十三五”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产能瘦身,动能提速,钢厂退后,蓝天进前,随着落后产能的压减,迎来的不只是城市环境的改善,更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腾出了空间。

同时,借“数”转型、乘“云”升级。聚焦钢铁、石化、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河北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

目前,河北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3%,居全国第5位,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建成“高速动车组健康服务平台”等4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数字化车间36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89个。

延伸产业链、提升创新链、稳定供应链、畅通物流链。通过对12个重点行业逐一梳理,重点打造钢铁万亿级产业链,装备制造、石化2个5000亿级产业链,生物医药、新能源、食品、纺织服装4个3000亿级产业链。12大主导产业2020年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4%。

创新谋发展

打造新引擎

创新引领之下,河北当家产业结构正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由旧变新。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如今已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三成,成为河北工业主打产业的后起之秀。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八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其中,信息智能增长16.4%,高端装备制造增长10.7%,新能源增长10.6%,生物医药增长10.2%,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当数字之光照进现实,不仅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在数字产业化的浪潮中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21万亿元,排名全国第11位;同比增长10.5%,占GDP比重达33.4%。数字经济成为河北发展的“新名片”。

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实现从0到1的关键核心技术破冰,2017年以来共有4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特别是2018、2019连续两年河北省主持完成项目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历史突破。

“十三五”时期,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7万家。三次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厚植生态底色

加快绿色发展

河北打出一套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组合拳”。削减燃煤污染是河北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性举措。“经监测评估,2019年至2020年采暖季清洁取暖改造和洁净煤替代对区域环境改善的贡献率达36.3%。

2021年上半年,全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5,同比下降9.7%,为2013年以来历年同期最好水平。老百姓尽享蓝天白云、洁净空气,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突出重点,全域统筹。河北在重点流域、重点湖泊、重点区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

河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省委书记、省长任双总河长,全省5万余名河长、湖长“上岗”,河湖健康从此有了守护人。

……

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严监管,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绿色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这5年 民生实事解难题增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连续4年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着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

聚焦民生热点

办好民生实事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是“以百姓心为心”。做好民生工作,既不能不切实际地“拍脑袋”,更不能没完没了地跑“马拉松”。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将“补齐民生短板的硬仗”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打好的“六场硬仗”之一。从2018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四年开展“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多的惠民政策密集出台,更多的民生改革加速发力,更多的普通百姓分享到发展成果。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着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

强化政府投入和市场化投资双轮驱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切实解决资金难题。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托幼事业发展、小学下午“三点半”后服务全覆盖,加快构建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养老相互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帮扶、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工作。

聚焦重点任务,进一步摸清底数,强化统筹设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加强质量监管,规范招投标程序,强化工程监理和资金监管,努力打造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职能责任,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保障群众利益

解除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省聚焦重点全力攻坚,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现实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20.6万人。

教育——今年已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农村孩子家门口就能上好园,“双减”政策正在落地见效。

医疗——截至2020年底,253家二级以上医院与2391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养老——今年将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纳入10件民生实事,全省4717个城镇社区实现日间照料全覆盖。

居住——截至目前,我省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194.6万套,近500万棚户区居民实现“出棚进楼”,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适。

……

关切群众呼声

发力民生工程

群众呼声放心上,“关键小事”抓到底。我省各地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民生工程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幼儿园,省教育厅组织各地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在今年20项民生工程新建改扩建200所公办园的基础上,采取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形式,规划再建农村幼儿园302所。2021年全省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2所,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标准,圆满实现了全省农村幼儿园全覆盖。

大力增加停车资源,解决城市停车难题。自2020年以来,全省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31.62万个,有力改善了城市停车环境。

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20年底,我省累计改造农村卫生厕所905.74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三年翻了一番。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共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41.8万座、新建农村公共厕所2.16万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空心村”治理大力推进。去年,全省1073个农宅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全部完成治理,村庄布局、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得到改善提升。今年以来,631个农宅空置率30%至50%和2995个农宅空置率30%以下村庄治理已全部完成。

“四好农村路”在乡间延伸。2018年以来,新改扩建农村公路3.13万公里。截至目前,全省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3.9%。

文化惠民让百姓生活更精彩。自2018年开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年年被列入我省20项民生工程,年平均文化惠民演出达2万余场次,有效推动了全省基层文化事业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今年又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已发放城市文化惠民卡31万张、农村文化惠民券331万张。

……

各级各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向市县下放审批事项,取消非必要证明材料,修订完善各类目录清单,全面实施减证便民行动,推进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进一步畅通政情民意渠道。各项改革任务取得良好成效,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十,站稳全国第一方阵。

一张张民生成绩单勾勒出河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轨迹,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社、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网等;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11-26 ——聚焦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7265.html 1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