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邯郸

大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大名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形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谷聪聪 冯军兵)大名县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形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学习载体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汲取奋斗力量、提振“精气神”,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该县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立县委宣讲团、“五老”宣讲团,通过举办读书班、到红色基地参观等方式,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全县开展专题宣讲1500余场,各级党组织累计举办读书班260余次;组织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创作了豫剧《郭隆真》、MV《唱支山歌给党听》、快板《庆祝建党100周年》等一批主题文艺作品。

该县深入挖掘大名红色文化和党史资源,创新开展了“十个一”活动、采取“理论学习+现场学习+网上学习”方式、开发“党史云课堂”、策划推出“英雄后代述征程”专访报道,多形式、多角度讲好党史故事,引导党员干部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并先后打造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广场、社区党史文化墙、乡村党史文化墙、校园党史文化墙,开展了党史图片展、党史知识竞赛、党史知识考试等活动,推动全县760个基层党组织同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动员3万余名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行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办好惠民实事

该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强化“群众问事、干部办事、群众评事”工作机制,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走过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明确时间节点,确保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大名县人民检察院聚焦群众关切,积极兑现承诺,把实事办到心坎上,使群众感受身边的幸福。组织法治宣讲进校园、进乡村、进街道。为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落实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的职能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合力,先后5次走进大名县实验小学、大名县二中、徐杨庄小学、大名县金池中学等学校开设普法课,发放法治宣传册2600余册。有效推进普法进校园活动做细做实。还组织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开展防范网络诈骗宣传、检察听证法治宣传等活动,促进和谐、文明社会建设。

为更好推动落实,该县对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进行了实化细化和拓展延伸,形成46件惠民实事任务清单。围绕城镇棚户区改造,新开工400套,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已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个,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新启动4个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解决民之难题

该县在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多项民生工作的同时,围绕城乡建设、教育、医疗等群众身边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先后解决群众“疑难”问题1000余件。在重点路段划出停车位4500多个,对于城区范围内的所有便道,能划则划,应划尽划,合理规范设置便道停车位共计3000余个。

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投入强度,谋划教育、布局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教育,近年来,该县先后建成了魏州学校、民族学校、红旗小学、谢台臣小学等一批标准化中小学,大名中学被授予“省级示范性高中”,县二幼、五幼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0个乡镇实现寄宿制学校全覆盖,学前教育实现“一乡一中心园”和“一村一园”全覆盖。

该县深入开展“爱大名、比担当、作贡献”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融合推进。上半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名列前茅,信访积案化解、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快;高标准完成乡村班子换届。全县上下政治稳定、队伍稳定、发展稳定、社会稳定,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2021-11-0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5897.html 1 大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