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同心筑梦 共赴冰雪之约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2016年7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2017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建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

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发布。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面世。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北京清河站至张家口太子城站仅需50分钟。

2020年12月21日,嫦娥五号搭载北京2022年冬奥会展示品交接仪式举行,冬奥会会旗、会徽、吉祥物等展示品在完成月球之旅后返回。

2020年底,北京2022年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完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场馆同步完成,达到测试赛要求。

2020年12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正式发布。

2021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问世。

2021年3月24日,作为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冬奥核心区的主要对外交通门户,太子城高铁站客运枢纽正式启用。

2021年6月26日,北京冬奥村全面完工并交付北京冬奥组委使用。

2021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发布——“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2021年9月2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报发布。

2021年10月5日起,北京冬奥组委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八个竞赛场馆,举办10项国际赛事、三个国际训练周和两项国内测试活动。

2021年10月18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

2021年10月19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完成交接,奥运火种10月20日再次来到中国。

2021年10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在京发布。

再过100天,全球的目光将再度聚焦中国北京,奥林匹克的激情与梦想将再度在奋进的中国点燃。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重要指示,为冬奥会筹办确立了总原则,指明了总方向。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在总书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指引下,河北省全力以赴统筹推进冬奥筹办和疫情防控,坚实履行申奥承诺,一幅辉煌的冬奥蓝图正徐徐铺展。

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北京!”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话音刚落,会场沸腾了,中国沸腾了!这将是14亿中国人第一次拥抱奥林匹克的冰雪圣火,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办冬奥会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一体谋划、一体实施,实现北京同河北比翼齐飞。

2015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作出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重要指示,为筹办冬奥会确立了总原则,指明了总方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指引下,冬奥筹办和疫情防控统筹进行,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冬奥健儿为全项目参赛积极备战,“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康迈向全面小康,冬奥梦正在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

从2015年冬奥申办成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记着冬奥会筹办进展。今年1月18日、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连续两天考察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并于20日主持召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总书记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言必信,行必果。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国仍全面坚实履行申奥承诺。

——按照总书记“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要求,体育系统统筹全国资源,加快实现冰雪运动项目全覆盖,力争实现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

——被总书记称为“重中之重”的场馆建设最早复工,至2020年底,全部12个竞赛场馆完工。“冰丝带”“雪如意”“水晶鞋”……这些充满中国传统诗意的冬奥场馆英姿初现。

——本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比赛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经验”,北京赛区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场馆,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有11个为2008年奥运会遗产。“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场馆。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办奥,就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北京、张家口乃至全国都在打一场“蓝天保卫战”。

——在总书记的嘱托和推动下,中国冰雪文化蔚然成势,群众性冬季运动广泛开展。曾经不过山海关的冰雪运动正迅速“南展西扩东进”,教育和体育系统共同推进的“冰雪进校园”活动,将于2022年之前把冰雪运动普及推进到百座城市、千所学校、百万青少年人群。

——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相继建成,将张家口、崇礼、延庆和北京城区串成一线,意味着延庆、张家口正式步入首都“一小时交通圈”。

——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培育壮大冰雪产业,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美好愿景,在总书记的殷切期盼中,结出累累硕果。

……

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指引下,壮美的冰雪宏图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展。

2021-10-2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5482.html 1 同心筑梦 共赴冰雪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