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大型银行 “两增一控”服务乡村振兴
本报讯(通讯员李欣举)衡水市大型银行按照上级政策要求,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增大重点产业贷款投放力度。各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重点产业倾斜大量信贷资源,支持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邮储银行衡水市分行对各地区蔬果大棚种植大户积极推介农贷通、极速贷等线上贷款产品,共发放农贷通、极速贷4亿多元。
增强农户金融服务能力。各机构多措并举创新农户贷款服务方式,将柜台“搬到”农户家中,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构建一站式、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持续拓宽普惠服务广度和深度。农行衡水分行积极推广“党建+金融”信用村、信用户货款模式,推出纯线上、纯信用、免担保、免抵押的“信e货”产品,且“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大大降低农户融资成本。
严控涉农贷款违约风险。各机构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持续加强风险预警信息的归集与研判,实时了解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和重大风险事项,对不良贷款开展清收“攻坚战”。
邢台银保监分局
助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本报讯(通讯员牛叶伟)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会计核算,实现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管理,邢台银保监分局积极推动农合机构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多机构成功签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及银行服务项目协议”,12家农合机构争取到所在县(市)乡镇、村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立基本账户,利用农合机构的网点优势为乡镇、村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账户开立、资金归集、对公存款、代收代付等金融服务。12家农合机构共开立账户2529户,乡镇、村覆盖面达到82.83%,吸收存款8.37亿元。
沧州银保监分局
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孙文萃 杨艳 李文健)为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抵押难等问题,沧州银保监分局积极引导银行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和信用信息资源,增强“能贷会贷”服务能力,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建立“银税互动”常态化合作机制。该局联合市税务局下发关于深入开展“银税互动”工作的通知,定期推送纳税信用企业名单,引导银行机构将企业纳税信息与机构内部金融数据有机结合,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适当增加信用贷款额度。截至5月末,辖内小微企业银税合作贷款户数、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加603户、8.35亿元。
积极对接“信易贷”平台。召开专题会议,按月统计分析,督促银行机构入驻“信易贷”平台,发布信用贷款产品,充分利用公共涉企数据,为小微企业准确“画像”,实现贷款资金精准“滴灌”。截至5月末,辖内31家法人银行机构及市级银行分支机构、180家县级银行分支机构入驻该平台,发布金融产品42个,发放贷款6笔。
推动线上业务发展。引导大中型银行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线上、线下全流程金融服务能力;鼓励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线上产品,提升小微企业服务便利度。
承德银保监分局
积极应对暴雨灾害
本报讯(通讯员延亚东 应秀杰)近日,承德市屡降暴雨,市区街道内涝严重,机动车辆、企业财产受损严重,承德银保监分局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指导保险机构做好防灾防损和受损财产查勘定损等服务工作。
提早预警,防灾减损。该局要求各财险公司主动发挥防灾减损职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被保险人开展汛前防灾检查,提高应急响应和风险处置可操作性。在接到天气预警后,该局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要求各相关保险机构做好暴雨预警应对工作,提示被保险人做好暴雨防范。
快速处置,做好服务。暴雨发生后,迅速要求各财险公司按照“快速查勘、快速定损、快速理赔”的原则,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承德市区因暴雨累计车险报案量1500余件,企业财险及家财报案量450余户,预计损失达800余万元。
现场督导,落实责任。该局到车险报案较多的保险公司实地督导应对处置暴雨灾情,要求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查勘理赔工作效率,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已完成近70%报案的定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