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识别、射频识别、物联网等传感技术,减少劳务输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型消费关系重构,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无人经济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7年美国可口可乐集团在美国的加油站及路边推出了投币式自动售货机,标志着无人经济的开端。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21世纪初到2015年,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尤其是支付宝和微信)在无人售货机等无人终端上普及,越来越多的商业形态开始无人化。2015年之后,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面发展,我国进入新无人经济阶段。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无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脚步。疫情影响下,人工智能、5G、大数据技术加速更新迭代,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无人餐厅、无人超市、无人工厂等无人经济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无人经济相关企业新增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目前,我国有超过7.3万家无人经济相关企业,而2020年新增相关企业超过1.9万家,是增量最多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