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信息时代的“非遗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更多地取决于能否适应并把握线上空间的“分众化”传播模式变革机遇,来构建以创意为主导的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新道路
□李泽芬
在最近的十年里,移动互联网凭借其鲜明的交互性与便捷性,已经在悄然重塑着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让大多数人略感意外的是,古老的民族民间音乐却可能“搭上”移动互联的这趟“便车”,重新与信息时代公众的文化生活实现携手“联姻”,进而借此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因为,各类艺术在移动互联网际传播中所呈现的“分众化”趋势,已在暗中为民间音乐的美好未来进行“信用背书”了。
所谓“分众”,是近年来新涌现的一个名词。顾名思义,“分众”就是把“大众”分成“小众”。常言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像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制作文娱节目时,是把“萝卜”和“青菜”混杂搭配在一起提供给了观众。喜爱“萝卜”的观众看到“青菜”会换台,喜爱“青菜”的观众看到“萝卜”亦然。而移动互联网及其所支持的快手、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则不同,它会把“萝卜”传递给喜爱“萝卜”的观众,把“青菜”传递给喜爱“青菜”的观众。所以,像移动互联新媒体这样针对观众爱好的个性化精准传播,无疑会在潜移默化之间,把传统媒体时代或喜爱“萝卜”、或喜爱“青菜”的庞大却模糊的音乐受众群体,拆分成一个个明确喜爱“萝卜”或明确喜爱“青菜”的清晰小众人群,这就实现了“分众”。如果再打一个比喻,传统媒体在传播音乐时类似秉持“以货为本”思维方式的京东、淘宝,而新媒体、自媒体就像秉持“以客为本”思维方式的拼多多。拼多多异军突起,不断蚕食淘宝等传统电商的市场份额,实际预示着“以人为本”的电商营商路线代表未来趋势,是大有可为的。那么,同样“以人为本”的新媒体、自媒体,也必将成长为文娱生活领域的“拼多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在移动互联网络空间中的“分众化”传播,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并非某个企业、某些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
而民族民间文化,就是“分众化”传播大背景下一棵富有生命力的“萝卜”或“青菜”,它必然会在移动互联网中赢得可观的“分众”欣赏群体。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内心对“非遗”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就更加有谱了。所以,当今具有前瞻性的“非遗”音乐保护工作要务,在于构建网际“非遗”音乐“分众化”的消费群体,进而打造基于网络、面向未来的“非遗”音乐文化产业链。
虽然从理论上来看,“非遗”民间音乐嫁接移动互联网实现“分众化”传播暨产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光明,甚至是诱人的;但在实践层面,还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创意何来?纵观移动互联网诞生以来的各种“网红”现象,无论是李子柒视频还是李佳琦的直播带货,其秘诀都在于成功的创意。所以,创意就是互联网传播的灵魂,也必然构成互联网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石。
而要为“分众”背景下“非遗”民间音乐的网际传播注入创意,高校音乐院系可谓责无旁贷,首当其冲。这是因为,高校拥有大批思维活跃、精力充沛、观念新颖的青春学子。与“非遗”音乐传承人相比,他(她)们更容易体认同龄青年受众的音乐欣赏趣味,从而因类制宜提出创意,借助教师的因势利导,在互联网中为自己所属的青年一代开创新的“非遗”音乐文娱空间。因此,高校在推动“非遗”音乐网络传播方面足以发挥关键作用,也肩负重大责任。
创意是灵魂,人才是关键。高校要培养富有创意的“非遗”音乐文化人才,可以尝试如下的几条策略:
培养一专多能的“跨界”人才。这里所说的“跨界”,是指不仅要会唱、会奏、会演,还要熟悉与音乐传播相关的其它多方面知识,进而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2020年8月,“左权民歌汇”唱响网络,登上腾讯、百度、澎湃、搜狐等多家网络媒体的头条。在这场左权“非遗”民歌的网络汇演中,发挥穿针引线之点睛作用的,就是取材于民歌歌词的“小亲”和“圪蛋”这两个动漫人物,正是他们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左权民歌大方得体地介绍给了公众,掀起了一股网际“左权民歌热”。由此可见,网络传播的创意既来源于“歌里”,又来源于“歌外”。高校应兼顾“歌里歌外”两个方面,培养既娴熟掌握唱/奏/演技能,又熟悉网际传播相关业务要求、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跨界”人才,这才能占领网络文娱业态发展的前沿制高点,为“非遗”民间音乐的创新传播提供不竭的创意支持。
把实践舞台搭建到网络空间中来。目前,建设应用型大学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热点。然而,信息时代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线下,更体现于“线上”。所以,高校要走出以往“开展艺术实践就要跑剧场”的固化思维,转而把实践舞台搭建到网络空间中来。着力引导学生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来传播“非遗”民间音乐新节目,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进而从粉丝的评论中体察观众的欣赏趣味,以便更加有的放矢地改良传统“非遗”音乐,直至创作出最契合青年一代观众口味的民族民间音乐新节目,构建起属于青年人自己的“非遗”音乐“分众”欣赏群体和空间。
着眼于打造高素质的“非遗”音乐“网红”。近年来,“网红”成为了新热点。像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带“红”了许多“非遗”类美食和民间工艺技艺,并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非遗”食品产业链。由此类推,“非遗”类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创新传播和产业化发展,也需要“网红”发挥带头示范效应。因此,高校音乐院系要更新观念,加强对于学生的“包装”和推介,努力打造“非遗”音乐“网红”,借此推动“非遗”音乐文化在更广范围内的高质量传播与接受。
综上所述可见,移动互联信息时代的“非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更多地取决于能否适应并把握线上空间的“分众化”传播模式变革机遇,来构建以创意为主导的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新道路。有鉴于此,高校音乐院系就应跳出那种单纯培养唱/奏/演人才的固化思维,而应着眼于民间音乐网络传播的实际要求,把实践舞台拓展到网络空间中来,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意型“跨界”人才,不吝打造高素质的“非遗”音乐“网红”。这样,“非遗”类民间音乐的创新就有望找准全新的方向,并在“分众化”传播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行而弥远,真正拓展出立足青年受众、面向广阔未来的“非遗”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康保文学艺术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