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政经济

破解“大数据杀熟”,不看口号看“疗效”

□王钟的

据广州市场监管局官网消息,日前,京东、携程、滴滴出行等10家平台企业代表签署了《平台企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在监管部门的督促下,平台企业承诺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是对民意的积极回馈。至少,在公开价值观上与“大数据杀熟”割席,让人们看到平台企业治理和纠正不当行为的诚意。

“大数据杀熟”的前提是平台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包括消费能力、使用习惯、日常偏好等。将这些数据汇总并加以计算,平台得以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面对新用户,平台“赔本赚吆喝”,这笔成本自然要从老用户身上找补。因此,破解“大数据杀熟”,单单依靠平台的自觉是不够的,只有在技术上加以限制,才能切断平台伸得过长的手。

平台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平台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数据是平台的“私产”。对用户数据的保管和使用,亟需确立明确规则。平台不能在违背用户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任意使用数据。在价值观层面,平台只有遵循使用用户数据的谦抑性原则,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尊重与认可。

“大数据杀熟”做的是一笔赚取信息差的买卖。用户被“杀熟”时,往往并不知道自己被杀熟。因此,采取方法消除平台与用户的信息差,也能让“大数据杀熟”偃旗息鼓。目前,已有不少软件提供此类服务,消费者在下单前也不妨长个心眼,借助工具比比价。

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到今天,随着用户数量的逐渐饱和,将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这意味着留住老用户的意义更加重要,即便是从平台自身利益计,“杀熟”也是无法持续的短视行为。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决策也会日趋理性,那种为开拓新用户而实施的短期优惠已难以刺激更多消费者。新一代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平台的服务水平,看重商品的售后体验,也看重个人数据是否被恰当地保管与使用。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要不断升级技术,创新执法手段,让监管能力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信息社会技术即权力,监管权力继续为公共利益服务,离不开对技术的把控。

2021-04-1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3142.html 1 破解“大数据杀熟”,不看口号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