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甜肖 张登峰 李相伯 张琳
夜幕降临,雄安新区华灯初上,温暖的光晕点亮了大平原上的这座“未来之城”。
你可知道,眼下的雄安新区采用的是百分之百的绿色能源。
此时,一条起于张北坝上草原,南下太行,东进平原,贯穿河北南北网的银线,正把当地最为富集的风和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绿色的电能源源不断地送来……
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
3月20日一早,张家口坝上,风劲光强。透蓝的天空下,蓝色光伏板与缓缓转动的白色风车洒落在广袤的草原上,视野里间或有牛羊群出现。
记者来到国网冀北电力检修公司±500千伏中都换流站时,值班员崔巍瀚和同事正手持红外测温仪,对所辖变电站开展全面巡视及红外测温工作。
利用光、风发电,是“靠天吃饭”。崔巍瀚工作所在的坝上地区,堪称“风的故乡、光的海洋”,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规模高达8500万千瓦,是国家规划的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
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其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后,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风险挑战,新能源也因此被称为“不听话的孩子”。
怎么才能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呢?
“柔性直流电网技术可以控制电能灵活转向,适应新能源的波动。”崔巍瀚打了一个比喻:就像一辆行驶在电网中的“超级列车”,把这里最为富集的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绿色电能,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
张北柔直工程是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总换流容量900万千瓦,工程每年可向输入地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相当于节约标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
“绿色、低碳是中国能源的发展方向,而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正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优势所在。”中都换流站值班长王卫龙说,“我们在张北搞柔直电网,最现实的需求就是为了发展新能源。”
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满足了送受端双方的能源发展需求。记者采访了解到,张北柔直工程的建设共涉及1110座光伏扶贫电站,总容量为133.9万千瓦,惠及10万多贫困户。
一根银线,从张家口通雄安
从张北出发,一路向北,车窗外,一排排洁白的风机和铁塔银线架起的输电线路不时在眼前闪现。
3月21日,记者来到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起始站——张家口特高压变电站,±500千伏电压就是在这里提升,更“轻捷矫健”的1000千伏交流电,通过线缆快车道外送至雄安。
踏进变电站,记者立刻感受到它的“不凡”:高耸入云的避雷针、大气壮观的主变,以及在阳光下泛着明亮金属光泽的1000千伏GIS出线套管……
“特高压,‘特’就特在输电损耗特别小,‘特’就特在输电容量特别大,‘特’就特在输电距离特别远。”(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