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河北西柏坡,向北京进发,进京“赶考”。
72年后的今天,革命圣地西柏坡,湖水荡漾,春意盎然。如今,每到3月,西柏坡就会迎来一个参观热潮,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纪念“赶考”,只为“迎考”。因为前行中的中国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必须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答卷。
每一场大考,要想考出好成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要付出百倍努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在脱贫攻坚大考中,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回顾发现,“好成绩”的背后,最可触摸的就是“赶考”精神、“迎考”状态。只要我们昂扬精神,坚定信心,保持斗志,永不服输,不怕考,考不怕,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就能“高分”通过一次次历史大考。
纪念“赶考”,心潮澎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誓言铿锵,精神永存,把这些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赶考”永远在路上,只要风雨无惧,就能破浪前行。(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