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耿佳 张瑞雨 许艳艳
三月的北京,阳光和煦,春风宜人。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8时20分,河北代表团代表乘车赴会。
“素环,咱们又见面啦!”登车后,郭素萍代表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李素环。
“郭大姐,又见到您啦!”李素环格外激动,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两位好姐妹难得相聚的日子。
两人一见面,李素环忍不住向“郭大姐”报喜。“我们村推广了精品小西瓜,瓜农收入又增加了,一亩地能收入7000-10000元。结合西瓜与蔬菜的不同生长期,我们采用间作的方式,一年还能加种两季蔬菜。”
听了李素环的话,郭素萍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动”:“去年一年,我到过30多个县市区,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发展得越来越好,所到之处,都是新民居和笑脸。”
过去这几年,郭素萍每年在果园的日子平均都在300天以上。
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核桃基地,是李保国生前最牵挂的三个地方,也是去过最多的三个地方。李保国去世后,郭素萍接过“接力棒”,继续太行山上的脱贫事业。
郭素萍带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26支分队、122支小分队深入全省田间地头,解答果农疑惑。如今,前南峪村所属的浆水镇从贫穷镇变成了富裕镇,20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薄皮核桃成为临城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富岗”苹果论个卖,最高能卖100块,岗底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李素环所在的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村,有着几十年种西瓜的历史。她从小看父辈种瓜,靠天吃饭,收成不稳,遇上丰年,还怕卖不上好价钱。20多岁时,她立下誓言,新型农民要靠技术吃饭!
如今,李素环所在的村人均存款超过5万元,她成立的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有在册社员400多人,辐射周边5个乡镇、70多个村庄,共计15万亩西瓜地。
……
3月9日晚上8点,李素环再次来到郭素萍的房间。等郭素萍处理完了手里的事,李素环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打算。
“我们去年蔬菜产量有5万吨,要是直接拉到城市卖,那些品相稍次的菜就会被淘汰,其实这些菜在品质上完全不输,我正考虑做净菜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李素环思路清晰。
“做农产品深加工,一要注意产品安全,二要重视打造品牌。随着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只要品质好,就不愁站不住脚!”郭素萍说,“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做核桃油,这也是深加工,跟你想的路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