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聚焦2021全国两会

“去调转”,河北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

全国人大代表、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

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邯钢三炼钢厂转炉车间副主任周文涛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兼职副主席、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安全总监祁春风

□记者 赵晓慧

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立足河北优势,聚力提质增效,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做好“去调转”这篇文章,助力河北高质量发展,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让“去调转”插上创新的翅膀

一家位于冀南平原的民营企业,辣椒红色素、辣椒精、叶黄素产品的产销量却稳居世界第一。

这家2000年成立于曲周县的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在短短20年时间里,从“门外汉”成长为世界级行业龙头?

答案是科技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称,从河北制造到河北创造,本身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内容,它要求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去除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同时提高附加值、降低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邯钢三炼钢厂转炉车间副主任周文涛也深有体会。

“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横下一条心搞创新,生产出更多高端产品,才能拥有主动权。”据周文涛介绍,近年来,河钢邯钢依靠技术创新,针对汽车用钢市场需求,努力抢占行业制高点,开展了高性能汽车用钢理论与工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在汽车用钢领域形成了2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汽车钢已具备镀锌板1000MPa级和冷轧板1500兆帕级的超高强钢、O5级汽车面板、超深冲等特色高端产品批量生产能力,为多家高端客户提供“整车造”汽车用钢。

围绕创新驱动 ,代表委员纷纷建议,要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打通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同时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推进创新要素资本化。

释放增长的内驱动力

如何以消费促生产,通过扩大消费、改善需求结构,释放、增强经济增长的内驱力,成为代表委员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扩内需,潜力在农村。”全国人大代表、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消费升级类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广阔的市场已经显现。“就拿我们村来说吧,去年一年光小汽车就增加了五六辆。”陈春芳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扩大消费最大的潜力在农村。

他同时建议,要创新城镇化机制,调整城乡结构,把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有测算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有1000多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对扩大内需、提升消费意义重大。”

如何全面推进消费提质扩容、创新升级?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推趣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明认为,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发展夜间经济,鼓励绿色消费,扩大网络消费,鼓励各地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提升传统消费能力升级,落实国家汽车促销支持政策,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活跃乡村消费。

“去调转”可从“低碳”破题

先看一个发生在河北的“低碳故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下,河北能源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4731.8万千瓦,占电源总量的46.8%。特别是冀北地区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电网电源总量的62.7%,居全国省级电网首位。

“仅2020年全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435.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电煤消耗18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37万吨。”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兼职副主席、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安全总监祁春风表示,低碳让能源结构更合理、资源利用更高效。他认为,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可以从发展低碳经济破题。

近年来,全球经济开始由技术革命、信息产业革命向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型。世界正在走向“低碳经济”,在碳减排相关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作用下,以低碳为契机,催生运营模式升级正成为企业新的竞争能力。

祁春风表示,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使企业实现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产业结构等全方位、全过程的低碳发展。“建议完善和细化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行业标准及约束机制,通过明确的行政约束及重奖重罚制度强化对企业的引导。”

2021-03-1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1423.html 1 “去调转”,河北高质量发展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