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域辛集

“幸福饺”温暖异乡人

□通讯员 董燕

和面、擀皮儿、调馅儿、包饺子……原本打算踏踏实实过年的冯大娘,一大早又重整店面开了张。她一边招呼孩子们动手包饺子,一边给镇上打电话,询问有多少外地员工留厂过年。“大伙辛苦一年了,我得给他们送一碗热乎饺子去。”她说。

冯大娘名叫冯捧,今年61岁,是辛集市新垒头镇吴家庄村村民,年轻时就被夸赞是“好厨娘”,特别是她做的饺子,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20多年前,冯大娘独自一人拉扯着一双儿女。为了养家糊口,她就做起了自己最拿手的水饺生意。“做水饺养活了俺娘仨,所以,孩子们都说娘的水饺是‘幸福饺’。”

春节的餐桌上,饺子是绝对的“咖位”。专门做速冻水饺批发生意的冯大娘得知今年春节有很多外地人响应倡议、就地过年的消息后,决定一定要让他们在春节吃上象征着团圆、美满、幸福的饺子。

早上5点,冯大娘就去菜市场采购了猪肉、白菜、茴香等一大批食材,琢磨着镇上企业留下的员工有的是南方人,她又专门挑选了一些腊肠、虾仁等食材。了解到不同地区吃饺子的不同风俗,热心肠的冯大娘还“特制”了一些包有麸子、糖、硬币的饺子。

冯大娘所在的新垒头镇共有79家企业,春节期间有2家企业不停产,36名外地人员坚守岗位,在生产一线过春节。“挺暖心的,让我们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吃着饺子的河北美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学敏说。“咯嘣——”王学敏一口咬下去,露出了饺子中的蜜糖,他和工友们笑了起来……

看着大伙围坐桌前,愉快地吃着饺子,冯大娘十分开心:“这几年,饺子店做大了,有了固定的员工,上了自动化的设备,在10几个超市设立了专柜,但自己‘创业’的初心不能忘。”每到逢年过节,她都会多包出几十篦子饺子,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市区的一家养老院。

“疫情期间,冯大娘还先后4次免费为在辛集芳华小区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送去200多斤水饺。”新垒头镇吴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孟广平说。

聊完这些,冯大娘离开美星公司,马不停蹄地赶往另外一家企业:“让大家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吃上春节的饺子,一起高高兴兴地过个幸福年,我付出的只是一点点辛苦,温暖的却是一颗颗心。”

2021-03-03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0950.html 1 “幸福饺”温暖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