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振宇)今年以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学校通过创设优美的书香环境与浓郁的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秦皇岛开发区第三小学,每天清晨, 教师们依托校本教材,利用20分钟时间通过课件、音乐,引导学生用诵读开启新的一天,学校还开设了“晨诵,与黎明共舞”校本课程。选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感和使命感,针对不同年龄特点,来确定内容为儿童诗、散文、古诗还是名家名篇。学生学完后,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拓展、创编等,品味其中的内容和情感,感受先贤的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学校以四季为主题在每层教学楼的走廊设立了读书角和图书长廊,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学校自2011年就开始自编晨诵教材,孩子们在诵读中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培养了他们优秀的品质。很多学生不仅会诵诗,而且会写诗画诗,提升了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秦皇岛开发区第三小学教务处主任郭桂红介绍。
绘本馆、童话馆、自然科技馆、名人名著馆,在秦皇岛开发区第四小学的教学楼里,每层楼都有为学生用心设置的阅读主题馆,200余本书每月更换。学校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为全校共同的阅读课,分年级、分课型对一整本书进行解析和品读,学生不仅增加阅读量,更提高阅读质。此外,将书法课进行细化,成为语文课堂的有力补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行走在书卷中的四小》是学校公众号创办的专栏,老师、家长、学生都参与其中,让阅读不仅覆盖校园,而且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秦皇岛开发区第二小学组织开展了“说名人”“话昆虫”等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利用课内外阅读时间深度阅读,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同时,结合学校重点教育节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知识趣事等内容,在低年级开展“绘本原创”比赛活动,在中高年级开展“歌颂祖国”“我爱科技”等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与诵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现代科技的魅力,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底,学校的图书馆获评市中小学“最美校园书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校57个教学班利用直播授课或线上答疑等方式开展了近60场“线上阅读盛会”,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讲述、饱含诗意的朗读以及视角独特的评论感染着每一位听众。举办推荐书目发布会,老师扮成可爱的霸王龙,为孩子们推荐120本的经典童书,让学生走入书中,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