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秦皇岛

昌黎案例入选《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

本报讯(通讯员吴志军)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由中国残联主编的《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秦皇岛市昌黎县金日塑料制品厂解决残疾人居家就业入选典型案例。

该方案在“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康复扶贫”等十大方面筛选全国46个成效明显的残疾人扶贫先进事迹。金日塑料制品厂以生产加工清明花、电子灯等祭祀用品为主,因其产品的特殊性,供不应求,产品销往全球各地。目前,资产规模达到2200万元,年利润12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30多户残疾人家庭、100余名贫困残疾人和50余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居家就业。

两年前,刚刚改组的昌黎县残联领导班子在调整谋划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时,经过调研摸排,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并与企业洽谈协商,决定将金日塑料制品厂设立为昌黎县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并将企业原来只在车间内生产的生产方式,改为“车间生产+残疾人及其家庭组装”的生产模式,由企业负责原料原件的配送及成品的回收销售,加工费每束花让渡2分钱给残疾人,企业整体年收入减少10余万元。

为保障“车间生产+残疾人及其家庭组装”的生产模式的可持续性,昌黎县残联长期帮助金日塑料制品厂招收残疾工人。两年来,共为企业培训、推荐、录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车间生产工人20余人,网上营销宣传人员3人,在淘宝、抖音、阿里巴巴等平台开设网店10个。同时帮助联系培训居家组装残疾人170余人。

为满足扩大生产需求,该县残联通过临近县、区残联帮助,联系到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居家组装残疾人30多人及其家庭,将基地的带动作用辐射到周边县区。

2020-12-2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8154.html 1 昌黎案例入选《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