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习惯也从‘吃得饱’逐渐转变为‘吃得好’。为让消费者吃出‘羊’的真正味道,我公司对羊胴体进行冷冻排酸,分割加工,将一只羊分割加工成前腿、后腿、羊排、脊骨、里脊、外脊、上脑等几十个品种,并分别包装录入追溯平台,打印出电子追溯二维码,张贴在产品及包装箱上,真正形成一品一码,羊肉就有了代表自己身份的‘新名片’。这个‘新名片’涵盖了商品信息、资质证件、养殖产地、加工日期等,甚至连养殖户的姓名、供应商的地址及电话都通通包含在内,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码,羊肉的详细信息便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手机上。”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金富山肉类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玉明介绍。为有效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上市应用,该公司将羊肉上市前的安全生产环节重点把关,并作为开具合格证的必要条件,通过合格证的上市流通,让更多安全优质农产品进入消费者家中。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因此,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从生产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优质农产品比重尤为重要。今年以来,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就是要求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者在交易时主动出具合格证,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放心消费。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金富山肉类有限公司就是借助这一利好契机,将食用农产品带证上市工作放在了首位,重点在流通环节进行质量把控,确保了每一种产品在上市时都是合格带证的,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
签订养殖订购合同
确保生长安全
为保证肉羊的饲养质量,该公司除与本地的养殖户签订养殖订购合同外,还与唐山、张家口、保定等地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签订订购合同,并建立收购台账,将相关信息录入河北省追溯平台管理。同时,在签订合同内容中注明养殖户为药残责任方,一经发现药残超标或含有违禁药品,立即解除合作关系,并上报相关执法部门,由养殖户承担相应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养殖户起到了约束作用,使其不敢滥用药物。同时定期召集养殖户开展养殖技术、投入品使用等培训活动,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从而提升羊肉品质。
电子耳标导入
确保源头可溯
该公司利用肉羊养殖、屠宰优势和较高的京津牛肉市场占有率,通过在养殖环节加施电子耳标(FRID卡)并导入养殖投入品使用、防疫信息等信息技术,同时结合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和水分含量检测等数据,最终形成追溯二维码,将屠宰与养殖环节有机串联,形成肉品质量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养殖、屠宰合作关系,从而进一步解决肉品质量安全职责不清、线索难查、养殖与屠宰监管脱节等历史难题,进而在肉牛等养殖、屠宰行业进行推广。
加强检测
确保质量可溯
为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该公司还建立了质检室,每批次按10%(国家规定6%)进行检测,检查内容包含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水分等高风险药物残留项目。除每日各项自检外,肉品也会定期送往权威官方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有效确保了肉品质量安全。
通过使用合格证追溯二维码,不仅真正实现了产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大大提高了肉品供应的可靠性,得到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一致认可。目前,该公司已与保定市穆兴清真食品销售有限公司、石家庄大福来餐饮有限公司等深入合作,羊肉销量大幅提高,较完整的追溯链条和责任压力的层层传递,也促使行业进入规范发展的良性循环。
(赵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