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梅胜 邢梅智 卢婉凤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衡水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各项惠民便民政策惠及百姓,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健康红利的同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稳步提升。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衡水市持续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目前,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开展预约诊疗,推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并开通微信、支付宝等多种便捷支付方式,极大方便就诊患者。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病种范围扩大至239种,5家三级医院探索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增设标识3000余个,优化布局流程280个,增加便民设施541个,增加医护及服务人员1100余人,群众就医满意度显著提高。
为方便参保人员在市域内的跨县市区就医和结算,2019年7月8日全市实现职工、居民参保人员通过手机App进行异地就医备案。积极落实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政策,先后与天津15家医院和北京15家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衡水市参保人员在上述医院住院时,只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可按照与本地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标准直接结算。
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全面提高
“娘,俺给您拾掇拾掇,一会儿该输液了……”在枣强县人民医院的病房内,张秀屯乡柳林庄村村民郭桂所正在照顾因脑梗住院的母亲魏焕艾。“当时带着母亲来医院时,护士帮忙办理的住院手续也没交钱,说出院时再交就行。听说这是‘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正好我们符合要求。”郭桂所激动地告诉记者母亲入院时的情景。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路上的“拦路虎”。该市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推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系列保障制度。今年全市共计有13558人次得到实惠,极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救治大病患者9865例,救治率达到99.59%。
“现在洪章特别信任我,不但能自己按时按要求服药,还能做手工活赚零花钱。”近日,记者跟随枣强县大营镇陈庄村家庭医生陈英豪到村民陈洪章家中随访。陈英豪介绍,陈洪章年轻时受了刺激患有精神障碍,又是聋哑人,时常犯病,对服药很是抗拒,经过多次上门就诊,大有改观。“我干村医已经35年了,现在村里共有28人进行了签约,每季度会到家里随访,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做健康指导,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为群众的健康服务。”
据了解,衡水市积极落实三级医院“组团式”支援贫困县医院实施“春雨工程”,实现派驻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管理人员和护士长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三年来共计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1069人次,累计免费体检贫困人口190366人,纳入慢病管理17603人;19家定点医院救治贫困白内障患者819例,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92%。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健康扶贫牢牢织就了一张保障网,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
10月23日,枣强县大营镇陈庄村卫生室大院内人头攒动,前来体检的村民络绎不绝。院中央的智能云巡诊车格外引人注目,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内部却别有洞天。据介绍,车内安装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机、心电图机、健康一体机、三分类血球仪、身高体重仪、尿常规分析仪等12件医疗设备,能为群众提供血分析、生化、心电、超声、血压等7大项49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由于老伴腿脚不方便,之前都很少体检,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检查身体,真是老百姓的福音,每次巡诊车到村里俺俩都过来,拿号排队检查,一会儿就能出结果,手机也能查,特别方便。”带着老伴前来体检的王阿姨高兴得合不拢嘴。
2017年衡水市在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上,明确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了《衡水市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衡水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推进方案》,从试点到全面,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健康中心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全市建成1个城市医疗集团,10个县市区已正式成立县域医共体。
“通过医共体的建设,既帮扶基层卫生院提高了服务能力,也便利了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县医院专家的服务,既省时又省钱。尤其是一些疾病需抢时间诊治,在乡镇卫生院做心电图后,信息共享给我们,及时分析给出最优的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故城县医院心电图室主任扈景英表示。
中医药事业跨越发展
走进故城县西半屯镇卫生院国医堂,淡淡的中药香扑鼻而来。馆内中医师正在为前来看病的患者把脉问诊、望闻问切,康复室内有患者正接受中医推拿,煎药室里先进的煎药机冒着股股热气。
据西半屯镇卫生院院长张志永介绍,该卫生院的国医堂于2019年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将中医科、康复理疗科、中药房集中设置,形成中医药特色的文化氛围。目前,国医堂设中医康复科、中医理疗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同时引进了中药离子导入仪、冲击波理疗仪、经络治疗仪、熏蒸仪等大中型治疗设备,能够进行针灸、拔罐、艾灸、中药熏蒸等中医治疗。
2018年10月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启动以来,有力提升了衡水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得到了最直接、最现实的实惠。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得到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核心作用等“三个作用”更加凸显。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一张张卫生健康领域的成绩单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小确幸”共同定义了衡水这座城市的幸福感。如今,对衡水百姓来说,健康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串数字,而是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实惠。今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号角更加嘹亮高亢,衡水在巩固健康惠民成果的同时,将继续释放民生红利,让人民群众健康奔小康。